专家建议:人民币国际化可从“亚洲美元离岸市场”练兵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5月29日在出席某论坛时指出,亚洲区域的外汇资产风险已经显现。他建议,作为“练兵”,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从建设亚洲美元离岸市场起步。
孙立坚说,鉴于亚洲区域的庞大外汇储备,忽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举足轻重作用、而进行一种替代选择,将是一个极具风险的选择,也是不切合实际的选择。“所以我们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建立亚洲美元离岸市场,这个市场和上世纪50年代英国伦敦所建立的欧洲美元市场,有一定的区别。”他建议。
孙立坚表示,亚洲美元离岸市场的主要特点是,一方面,在亚洲开展针对美元资产的市场运作,可以从亚洲开始运作亚洲债券市场,从而避免美国在岸市场给亚洲市场带来的风险。
“另外,我们看到,亚洲有过度的美元储备,而这种美元储备的使用效率非常低,而美国在岸市场中的很多美国企业和金融该机构仍在去杠杆化的金融危机后遗症中,所以他们的融资环境和融资能力非常有限,”他说,“如何使得一些这样的优质企业在亚洲市场活用亚洲美元储备,这将是亚洲美元离岸市场非常重要的功能。”
在孙立坚看来,与上世纪50年代伦敦建立的的欧洲美元市场不同,亚洲美元离岸市场应该成为一个真正投资意义上的离岸市场。
“另一方面,亚洲美元离岸市场的美元价格不受制于美国货币政策,而通过亚洲的离岸市场发现一个合理的美元价格。”孙立坚接着说,“这也将有利于人民币汇率改革。”
谈及亚洲美元离岸市场的建立,孙立坚指出,一是需要政府的共识和政府的参与;二是确定发行的门槛条件。
“三是增加市场流动性,投资者专业化要求和投资者市场开放非常重要,”他接着说,“目前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虽然我们在考虑国际板,但流动性依然有限,可能不能充分发挥人民币国际化所期待的功能;而亚洲区域所共同拥有的美元资产,这个投资规模将能够创造较大的市场流动性。”
“四则是重新打造‘游戏规则’,使得这样一个货币体系的监管不受制于美国利益,通过亚洲美元离岸市场把美元监管者等功能分割出来,从而起到稳定美元地位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孙立坚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