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崛起前的漫长修炼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美元的霸主地位是在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得到巩固的。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崛起的大国历经多年的努力,终于凭藉傲人的经济实力为本国货币赢得国际货币的地位,并一举颠覆了数十年来一成不变的货币秩序。这一幕与

美元的霸主地位是在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得到巩固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崛起的大国历经多年的努力,终于凭藉傲人的经济实力为本国货币赢得国际货币的地位,并一举颠覆了数十年来一成不变的货币秩序。

这一幕与今天的中国何其相似!在一些人眼里,中国目前也在经历着同样的蜕变。而前面所描述的正是一百年前的美国。当时的美国才刚开始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崭露头角。随着美国的崛起,美元逐渐跻身全球经济舞台,并最终取代英镑成为最重要的储备货币,一时风光无限。美元不仅在全球贸易和金融交易中广泛使用,更成为各国央行的储备货币。

 

随着中国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只是,人民币能走多远?崛起的速度有多快?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要想让世界完全接纳人民币,还有许多艰难险阻需要跨越,而要想取代美元的霸主地位,更是谈何容易!

从现代货币史可以了解到,新兴国家的货币也可以凭藉本国经济规模的扩大以及经济实力的飞跃迅速崛起,就像当年的日圆和德国马克,还有后来的欧元。但要想后来居上、并成为强中之强就涉及到一种更高的境界,因为这不仅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后盾,更需要决策者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在坐享国际货币益处的同时,也要勇于应对随之而来的种种风险。

历史证明,中国要想让人民币坐上主流货币的宝座,可能还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彻底重建目前基本处于管制之下的金融系统,其中也包括建立市场化程度更高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除此以外,中国还要学会适应外国央行大量持有人民币的局面,就如同现在大量持有美元一样。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肯尼迪政治学院(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的经济学家Jeffrey Frankel表示,现在就谈论人民币的崛起有些为时过早。据他推断,人民币在全球广泛使用还需要5到10年,而中国经济要想达到与主流国际货币地位相称的稳定程度和开放深度,还有30年的长路要走。

他说,人民币国际化不可能一蹴而就。

历史经验

要想了解人民币国际化究竟面临何种挑战,可以参考一下美元为登临霸主宝座所走过的漫漫长路,再看看站在世界之巅的美元又是如何不屈不挠地应对挑战。


AFP/Getty Images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奥巴马说起来,美元真正的崛起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算起。当时,大英帝国已开始分崩瓦解,而英镑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每况愈下。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却在迅速发展,海外利益也在逐步扩大。为降低美国出口商的贸易融资成本,美国开始推动美元向全球贸易货币的目标迈进。这和中国今天为简化出口交易环节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样的道理。

而美元最终取代英镑的霸主地位又经历了数十载的光阴,期间还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4年,同盟国财政要员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召开会议,由此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至此,美元正式取代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

从那以后,即便先后经历了1971年金本位制废除、滞胀、冷战、总统辞职、石油危机以及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动荡,美元总是有惊无险,其霸主地位至今仍是坚不可摧。

当然,动荡之下,美元危机论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20世纪80年代,西德和日本相继崛起,而马克和日圆似乎也具备了挑战美元霸主地位的实力。与美国相比,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更快,因此有人断言,日、德两国的经济基础要比美国雄厚。但遗憾的是,无论是东京还是法兰克福,两国的金融中心一直没有发展壮大到能与纽约以及伦敦的美元市场相抗衡的地步。

先说日圆。日本一方面鼓励日圆在对外贸易中广泛使用,希望藉此收紧美元风险敞口,但另一方面,日本又不希望日圆成为其他国家的储备货币。日本政府担心,成为储备货币可能会推高日圆币值,届时驱动经济增长的出口行业就会丧失竞争优势。紧接着,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允许日圆大幅升值,这一决定给日本经济带来沉重打击。日本政府奉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最终导致经济泡沫破裂,银行体系也随之崩溃。就这样,日本陷入了长达二十年的通货紧缩和经济停滞,日圆挑战美元霸主地位的努力也彻底宣告失败。

再来看马克。在被欧元取代以前,马克一直是重要的储备货币。由于德国央行(Bundesbank)采取强硬措施抗击通货膨胀,马克的币值一直格外稳定。但德国央行同时也在担心,如果马克在国际市场上太抢手,央行对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以及金融资本外流的控制能力就会被削弱。因此,德国迟迟没有采取措施推动马克在国际市场上广泛使用。

Frankel表示,就某种程度而言,这和二战后的格局不无关联:作为战败国的日、德两国再无意在国际舞台上呼风唤雨,他们只想好好发展经济。但中国却有所不同,中国是希望好上加好。

人民币崛起还要多久?

自1999年问世以来,欧元的国际形像已稳步提升。但随着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等国先后出现财政危机,欧元究竟能否和美元抗衡也成为一大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