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要为企业“输血”而非“抽血”

发布:2012-10-15 10:11 来源: 晶报
周末和EMBA同学聚会。一位在某大银行苏北一地级市分行当行长的同学酒过三巡,开始感慨。他这个小小的分行不过千把人,地处经济不算发达地区,年利润居然达到4个亿。算起来,光四大商业银行在这个小小地级市,年利润加

周末和EMBA同学聚会。一位在某大银行苏北一地级市分行当行长的同学酒过三巡,开始感慨。他这个小小的分行不过千把人,地处经济不算发达地区,年利润居然达到4个亿。

算起来,光四大商业银行在这个小小地级市,年利润加起来至少10来个亿。银行业这样的成绩,让同桌聚会中身处制造业的同学艳羡不已。今年经济形势下行,房地产业不景气,再加上政府平台项目风险增大,导致银行经营压力有所增大,但相比而言,制造业远为艰难。特别是许多中小实体企业,经营压力很大,有些利润的,利润也薄得可怜。

按道理,金融是经济的血液,银行为实体经济本应起到的是“输血”的功能。但是,四大行一年在一个地级市拿走10多个亿的利润,某种意义上,在“输血”的同时更有“抽血”之实。

这个小小分行的故事,是整个中国银行业的缩影。关于银行业暴利的争论近年中其实未曾停歇过。笔者一直纳闷,银行业漂亮的利润数据是明摆着的,何以有些人就能不顾事实,睁着眼睛说瞎话呢?

银行业这些年日子好过,原因很多,一个基本的背景是中国经济多年来一路上行,赶上这样一个经济周期,银行业可谓如沐春风。同时,许多银行内部的经营管理上也在不断创新,银行间的竞争压力在加剧,推动了整个行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的提升。但无可否认的是,行业过度保护客观存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展不快,政策性的体制呵护使得银行业“挣钱太容易”。这样的现状非改变不可。

当前的经济宏观大势令人难以乐观。世界经济的前景已被蒙上一层厚厚的阴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发布的一期《世界经济展望》和《财政监测报告》显示,全球经济增长疲弱,下行风险在加大。国内经济“稳增长”的压力也在上升。当此之时,夯实实体经济,夯实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基础,至为关键。

可是,当前实体经济弱化的问题,已日显严重,实体经济的“去实业化”现象愈加明显。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小民营企业来说,大环境不好,且金融企业对其又怀歧视态度,活下来真是不容易。倘若大量中小企业在逆境中倒下,可以想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这表明,金融发展现状与经济发展现状不尽匹配,金融抑制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金融领域不当的管制仍在约束着发展的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的活力。从宏观政策角度讲,让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休养生息”,是必须的选择。从银行业的角度看,减少其不当的“抽血”,也势在必行,否则,实体经济必然会“因失血而苍白”。

说到底,银行业需要继续改革,金融业需要深化改革。不是不欢迎商业银行们赚钱,而是希望他们能够挣到令人信服的收入。靠过度行业保护下的盆满钵满,只是满足了一小部分人的收益需求,对整体利益而言,又有什么好处呢?

谈论银行业乃至金融业的继续改革已有多年,但成效如何,行业内外都很清楚。坚固的利益格局已然形成,既得利益群体成为改革的阻挡力量。这样的现象在今天的中国,如同其他许多领域的问题一样,尖锐地摆在眼前。未来中国经济社会要取得进步与发展,须先解决此类难题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