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流入继续掣肘流动性管理
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新增外汇占款3764亿元,环比增加21%。中国月度新增外汇占款已经连续八个月在3000亿元以上,其中,去年10月和今年2月,均超过5000亿元。
央行公布的外汇占款数据,包括央行和商业银行在内的整个银行体系,因购入外汇而投放的人民币,其来源包括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FDI),以及其他渠道资本流入的结汇。外汇占款是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之一。
5月中国实现贸易顺差130.5亿美元,FDI为92.25亿美元,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导致的资金流入合计222.75亿美元,合约1444亿元人民币。粗略估算,超过2000亿元的外汇流入由当期贸易顺差和直接投资之外的因素引起。
外汇流入保持近几个月来的较快速度,主要因为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较强。5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较前几个月更显双向波动,但总体保持升值态势,全月升值0.24%。
6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速度加快,已经突破6.47,6月17日升至汇改以来新高,达1美元对6.4716元人民币,预计升值预期仍然是吸引外汇流入的动力之一。
在偏紧的货币政策基调下,为控制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对冲外汇占款所投放的流动性,依然是央行流动性管理的目标。6月14日,央行意外宣布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其锁定的流动性与5月新增外汇占款规模相当。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上调准备金率虽然意在对冲外汇占款,但是由于恰逢年中,银行体系资金本不宽松,准备金率上调进一步推动银行间市场利率走高,带来货币市场波动。若未来几个月新增外汇占款规模继续保持高位,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依然可能动用,这难免导致国内货币市场和商业银行资金面的动荡。
面对外汇占款带来的流动性扩张风险,治本之策是打消人民币兑美元的单边升值预期,这需要平衡贸易账户等多方策略共施;同时,应引导外汇更多流出,缓解央行流动性管理压力,这又涉及另一个重要课题,即资本项目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