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平衡看待美对华投资回落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统计数字体现出美资在中国投资的回落不能回避,这可能和美国的整体经济环境、金融危机这样一个大背景是关联在一起的,不能单凭前五月的数据下此结论。  综合媒体6月28日报道,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今
  统计数字体现出美资在中国投资的回落不能回避,这可能和美国的整体经济环境、金融危机这样一个大背景是关联在一起的,不能单凭前五月的数据下此结论。

  综合媒体6月28日报道,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今年1-5月份,在全国外商投资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美国对中国的投资和实际新设立的企业都呈现下降的态势,美国累计对华的实际投资下降了24.12%。对此有声音认为,美国持续恶化的经济数据及再“工业化”的政策引导,都让人担心,美国对华投资将持续下降。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统计数字体现出美资在中国投资的回落不能回避,这可能和美国的整体经济环境、金融危机这样一个大背景是关联在一起的,不能单凭前五月的数据下此结论。

  先关人士日前表示,大量外资会研究政策利好,也许绕道开曼群岛、中国香港这样的资金中转站,仅从表面的直接投资数据不能直接判断,美国对华投资是否会出现持续下降。

  中国投资的主要来源地是亚洲十国,特别是传统的大中华经济区,其次包括临近的日本、韩国等。此外,欧盟和美国也是近几年中国吸收外资的重要来源地。在技术的引进、管理的引进和全球化市场网络方面,欧盟、美国和日本尤其对于中国吸引外资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是亚洲十国和地区的投资,大量也是来自欧美日关联企业的投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应当平衡看待这几个月的美国资投资下降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年以来,由于美国是金融危机的核心地区和策源地,所以它恢复的过程是比较缓慢和艰难的,即使在美国本土,它的恢复也需要一个过程。”他说,“它的大型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也需要这样一个过程和总体的战略安排,才能够下定决心。所以我想,这可能是更加重要的原因。”

  除了美国,欧洲没有太多对于离岸工业的贸易壁垒。因此,中国市场来自西欧的投资还将持续上升。对于中国劳动力不在廉价这一问题,欧盟在华企业普遍都比较乐观,“虽然他们面对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压力,以及监管环境带来的挑战,但仍然看好"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大服务业发展等项目带来的巨大商机。”

  人民币持续升值与工资水平年均增长17%的情况下,中国劳动力的成本优势正在快速消失,但是对于众多欧盟企业来说,成本优势已经退居其次,接近中国内地及亚洲巨大的内需市场已经成为最大的比较优势。美国媒体预计未来五年,将出现越来越多的“美国制造”。

  对此,姚坚表示,怎么样进一步发展服务业,加强对于欧美市场、日本市场的吸引力,也需要中国认真加以评估和考虑。随着服务业投资占到了三次产业的最大份额时,怎样扩大中国服务业市场的开放,让欧美日服务业市场比较发达的经济体进一步扩大投资,也需要中国内部加以研究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