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能否回落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中国外汇》:当前国内最关注的就是通胀问题,回顾过去的半年,我国的通胀情况整体上呈什么样的态势?下半年又可能会有哪些变化? 王建:今年上半年的通胀实际上是没有降下来,5月份已经达5.5%,创34个月来的
《中国外汇》:当前国内最关注的就是通胀问题,回顾过去的半年,我国的通胀情况整体上呈什么样的态势?下半年又可能会有哪些变化?王建:今年上半年的通胀实际上是没有降下来,5月份已经达5.5%,创34个月来的新高,这个走势实际上是在去年10月份开始实施货币紧缩政策以后才出现的。一般来说,货币政策对通胀的影响应该是有半年的滞后期,应该在今年的4-5月份看到通胀被压下来,但现在看来并非如此。我认为,此次我国的通胀不是由于货币超发造成的,所以紧缩货币并不能解决当前的通胀问题。当前的通胀是由输入性通胀、食品推动型通胀和工资推动型通胀共同作用而成。这三种类型的通胀都不是因为国内货币过多而导致的。输入性通胀我们只能被动接受,而且比较严峻,下半年难有改善的迹象;食品推动的结构型通胀也很严峻,5、6月份我国南方粮食主产区又遭受旱涝灾害,损失巨大。所以从整个通胀趋势来看,下半年的通胀率还会继续走高。
陈炳才:5月消费物价创出新高,估计6月还会再高一些,因为其中的翘尾因素份额比较大。这样计算下来,上半年的物价超过了5%。全年目标为4%,下半年的月平均应该在3%,但由于种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尤其是目前很多企业人心思涨,上半年物价高,下半年不一定会有明显回落,全年将在5%左右。如果主要产油国出现意外情况,或者进入第四季度,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创新高的话,可能突破5%。从第一和第二季度大宗商品价格看,没有出现类似去年的大幅度波动,这意味着下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持续上涨,因此,物价难以有明显的回落。
诸建芳: 5月份CPI环比上升0.1%,通胀继续走高主要是因为5月底气候异常导致了食品价格反季节回升,这一短期影响因素在6月还将继续显现,6月食品价格仍有可能出现反季节的变化,我们预计6月CPI为6.1%。尽管如此,我们认为通胀的大环境在改变:首先,经济增速回落至较低水平,从工业增速的环比变化来看,过去4个月工业增速环比折年率大约为13%左右,这是除危机以外的较低水平,经济增长对通胀的压力在减少。其次,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在减少,近期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在降低,美元汇率底部反弹以及全球经济复苏不如预期,这些因素将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保持比较平稳,甚至可能下跌。第三,国内食品价格将趋于回落,尽管短期的气候因素对通胀构成影响,但是未来持续恶化的可能性不大,再考虑到大部分食品价格处于高位,供应的增加将导致食品价格回落。货币和信贷增速回落持续了一段时间,这将对通胀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通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预计三季度通胀将会回落。
总的来看, 6月通胀还将继续上升,预计整个二季度CPI为5.7%左右,下半年通胀的压力将减弱,第四季度CPI将回落至4%左右,预计全年通胀为4.7%左右。
马岩:最新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的整体通胀压力较大,控制在全年4%左右的目标仍需努力。近期发生的旱涝形势的逆转对我国今年粮食产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总体影响还在可控范围之内。从长远看,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计算,中国在过去十年中的平均通胀率只有2%,当前5%左右的通胀水平也属于中等程度。所以我国的通胀不但存在较大的回旋空间,并且我国在治理通胀中采取的一系列综合政策具有的优势是其它发展中国家所不具备的,一定会使得通胀得到有效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