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7?人民币升值短期“见顶”信号乍现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近日,于汇改重启一周年期间表现活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忽然“安静”了下来。 6月30日,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4716,较前日仅略升两个基点;而29日较28日也只走高5
近日,于汇改重启一周年期间表现活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忽然“安静”了下来。
6月30日,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4716,较前日仅略升两个基点;而29日较28日也只走高5个基点;自23日报6.4736起,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便没走出6.47时代。“目前看,人民币汇率水平接近均衡点,至少已经出现经常贸易逆差;且未来顺差呈下降趋势。”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袁纲明说,“而人民币见顶的逻辑是中国经济存在下滑的危险性,以及不乏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可能性,但中国有能力治理泡沫。”
见顶信号?
其实,人民币汇率一周时间波动幅度不超过34个基点的情况,在汇改重启以来并不多见。或许这也是某种定格。以6月30日为界,上半年总体升幅2.26%,以央行政策目标年升值5%测算,目前升幅正好也是一半。
而自去年汇改重启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如2010年6月21日至12月31日,中间价隔日最大波幅为295个基点,日均波幅64个基点。
但是,现在,近一周的波幅不过34个基点,汇率弹性远不及去年汇改之后的表现。这是否昭示某种价格回归?
另外,6月30日,海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合约(NDF)一年期报价6.3870,预示一年后人民币将升至6.1859;而6月30日的国内一年期外汇远期贴水680个基点,意味着人民币汇率一年后为5.7916,这显示境内升值预期强于境外。
与此同时,即期市场上亦出现了汇价倒挂,即在岸人民币强于离岸人民币。有说法称,原因在于香港人民币资金池加快扩容,供应量增加抑制了价格。但通常上讲,境外汇市更为市场化,通常升值预期高于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