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围绕五个转变 主动履职作为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近年来,外汇局寿光市支局围绕“五个转变”,立足寿光实际,突出“强化外汇宣传、优化服务管理、注重工作创新”三项重点,加大外汇管理对外经贸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了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辖

   近年来,外汇局寿光市支局围绕“五个转变”,立足寿光实际,突出“强化外汇宣传、优化服务管理、注重工作创新”三项重点,加大外汇管理对外经贸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了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辖内贸易收付汇完成21.1亿美元;年末,辖内外汇帐户累计1426个、外商投资企业99家、境外投资企业7家、境外上市企业6家。连续多年获寿光市委市政府“群众满意机关”、“工作创新奖”,2009年被外汇局山东省分局评为“外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一、强化外汇宣传,确保外汇政策传导到位

   外汇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加之外汇政策变化频繁,为了让涉汇主体及时了解相关政策,降低政策调整期间涉外业务受到的不利影响,寿光支局始终把政策宣传作为工作先导,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宣传培训工作,确保新政策传导及时有效,主动争取涉汇主体对外汇管理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一)组织外汇政策宣讲活动,开展针对性宣传。主要是结合外汇管理改革重大措施的出台,举办面向辖区银行和企业参加的外汇政策宣讲会、业务培训会。通过培训,企业对外汇管理相关规定有了深入了解,规避外汇风险能力有所提高。如2009年总局连续出台了改进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管理等多项新政策,同时直接投资信息系统、外汇金宏系统等相继上线,我们组织310余家涉外企业及中介机构参训,确保了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针对2009年8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的再次增强,寿光支局联合外汇指定银行举办了针对外贸进出口企业的高端培训会,内容涉及经济金融形势、人民币汇率走势、汇率风险管理、贸易融资产品、贸易结算产品以及案例介绍等诸多方面,深受企业欢迎。为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业务,2011年3月,推动寿光市人民政府召开了“寿光市外汇管理政策宣讲暨人民币跨境业务推进会”。接受培训和咨询的企业均表示受益非浅,从中学习到最新的外汇政策知识,促进了企业提高汇率风险防范意识,改善了企业的投融资和财务管理状况。

   (二)上线寿光民生网、设立服务热线电话,开展互动性宣传。为架起与企业政策沟通的交流平台,2008年11月,寿光支局积极争取上线市政府主办的“寿光民生”网,开办了外汇服务栏目,设立了服务热线电话,与企业开展互动式在线交流,第一时间回答企业提出的各类问题。外汇政策可以通过该网络和服务热线进行宣传,企业的疑问、投诉、建议等也可以通过该网络传递给外汇局,极大的方便了汇企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到目前,已通过网上服务与企业在线交流197次,全部做到了“问有所答、难有所帮”。

   (三)借助新闻媒体,开展社会性宣传。寿光支局在做好组织外汇政策和业务知识“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和银行柜面宣传的基础上,积极借助新闻媒体来传递正确的舆论导向,支局与寿光电视台开办了“寿光金融”栏目重点宣传外汇新政策、新业务,扩大了外汇政策法规和业务的社会知晓面。如2008年针对新修订《外汇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连续3次以寿光电视台专访的形式,传导给了千家万户和社会各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优化服务管理,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外汇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只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断完善外汇管理方式,改进外汇服务措施,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才能实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寿光支局把改进服务作为树立外汇局良好社会形象的根本,推出了多项服务新举措。

   (一)推行首问负责、服务承诺和限时办结制,优化“窗口”服务。寿光支局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对前来办理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做到热情周到、首问必答、负责到底;首问责任人职责范围内的事项,能当场办结的当场办结,不能当场办结的告知办结时间;对不属于首问责任人承办的事项,向当事人提供告知和引领服务,及时转交承办人。实行服务承诺和限时办结制,缩短办理时间。如进出口企业登记备案和外商投资企业验资询证按规定应在受理之日起20天内核准,作出的承诺期限是3天,一般即时办结,确保了企业正常的业务需要。

   (二)用足用好外汇政策,落实“一企一策”和“面对点”外汇服务。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给辖区涉外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寿光支局组织召开重点进出口企业座谈会,了解企业经营现状与定单情况,加强对外贸运行的跟踪监测,解决企业在外汇政策、外汇资金支持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创新推出“面对点”服务模式。主要做法是:支局和各外汇指定银行负责人深入辖区50余家涉外企业进行调研,按不同企业片区召开汇银企对接现场会,传达货币信贷和外汇政策措施,逐个企业“会诊”,汇银企多方对接。对有订单、讲信用、管理好的企业重点支持,“对症下药”,目前这些企业均已走出经营低谷。

   (三)充分发挥外汇执法监督作用,改善外汇管理公共服务。作为基层外汇管理部门,要坚持寓管理于服务,就必须从构建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规范经营的市场环境入手,更好地履行外汇管理公共服务职能,促进涉外经济健康发展。寿光支局以规范促发展,一方面,加大非现场监管力度,通过日常登录外汇金宏系统、外汇账户系统、个人结售汇系统,及时发现银行业务办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督促银行修改补报,确保各项业务数据的准确性。2010年,共发放非现场监管告知书350余次,年检外商投资企业95家,清理企业档案信息455家。另一方面,强化现场核查工作。通过开展对外汇指定银行、涉汇企业的现场核查,认真排查外汇违法行为线索,近年来移交的3起外汇违法违规案件,均被上级局立案查处,共收缴罚没款10.68万元,净化了辖区外汇市场环境。

   三、注重工作创新,提升外汇管理服务水平

   随着寿光市外向型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寿光支局坚持把贯彻落实总分局工作部署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努力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探索外汇管理工作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寻求业务指导和政策支持,促进提高工作水平。

   (一)做好外汇管理与货币信贷管理结合文章。本外币一体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市场对金融的现实需求,本外币都是现实的货币供应量,人为地分割本外币的结合关系,必然会影响对经济金融形势的研判。寿光支局从提高整体履职能力入手,按照本、外币一体化的思路,从工作重点安排到具体措施落实,把货币信贷管理与外汇管理等两大管理职能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综合管理、调查分析”职能,提高对县域经济金融运行态势的分析把握能力和水平。同时,对内设机构进行了相应调整,在保持“两部两室”格局不变的前提下,将外汇管理与调查信息部业务整合在一起,实现了本外币业务优势互补和管理合一,进一步强化了管理和服务职能。该机制运行以来取得了初步效果,一是货币信贷管理与外汇管理职能结合起来,拓展了支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空间;二是树立本外币一体化管理理念,把本外币情况结合起来分析,进一步提高了对经济金融的分析水平;三是将企业征信管理资源运用于外汇管理,为推进外汇主体监管提供了有效支撑。

   (二)积极协助企业境外上市,拓宽融资渠道。利用海外资本市场筹集发展所需资金,有助于优化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寿光支局积极帮助和支持辖区有条件、有需求企业赴境外上市,扩展利用外资渠道。目前,寿光共有山东晨鸣纸业、墨龙石油机械、寿光巨能金玉米、富氏生物科技、豪源化工、博润实业等6家公司境外上市,累计融资港币37.7亿、人民币9.1亿元、美元0.4亿。其中晨鸣集团为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拥有A、B、H股3支股票的上市公司。在山东巨能金玉米境外上市募集资金结汇过程中,适逢人民币汇率剧烈波动时期,寿光支局及时向上级局请示,帮助企业在申请结汇当日办理了核准,避免了每日近25万元的汇兑损失。

   (三)加强产业指导,支持蔬菜加工出口行业发展。针对辖内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涉外业务不断扩大的实际,寿光支局本着“灵活快捷、优质高效、方便企业”原则,以上级局关于加强改进外汇管理服务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意见为指导,以有关外汇管理法规政策为依据,紧密结合辖内对外经贸发展实际,历年都制定改进和加强外汇管理支持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意见,从完善外汇管理、改进外汇服务、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强行业指导等诸多方面抓好具体措施落实。注重在职权范围内用好、用足外汇管理政策,最大限度地为地方外向型经济提供优质服务,使辖区外向型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2009年,针对蔬菜加工出口行业实际,制定了《加强外汇服务支持蔬菜出口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蔬菜加工出口企业开辟外汇服务“绿色通道”,实施重点倾斜,促进了辖区蔬菜出口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到2010年末,寿光蔬菜加工出口企业达到52家,年进出口近1亿美元。

   (四)境外人民币融资取得新突破。2011年4月13日,报经山东省外汇管理局批准,晨鸣纸业担保的晨鸣(香港)5亿元人民币中期票据在香港成功发行,这是国内企业首次境外人民币票据融资。本次人民币票据的成功发行,不仅降低了企业财务成本,而且拓宽了融资渠道,提高了晨鸣纸业在国际资本市场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