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排查六类理财品 银行理财产品已紧急刹车自查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上半年冲时点揽储大战刚熄火,银监会叫停六类银行理财产品的新规又剑悬头上,给之前火爆销售的理财产品市场泼了一盆凉水。  在监管压力之下,银行开始针对本行理财产品进行自查梳理。  据普益财富数据显示,
  上半年冲时点揽储大战刚熄火,银监会叫停六类银行理财产品的新规又剑悬头上,给之前火爆销售的理财产品市场泼了一盆凉水。

  在监管压力之下,银行开始针对本行理财产品进行自查梳理。

  据普益财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8.51万亿元,相较2010年全年发行规模多增近1.5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如井喷般迅猛发展,其背后“乱象”已引起监管层注意。

  某地银监局创新监管处人士对记者表示,6月底银监会在理财产品业务会议上,相关负责人将理财资产池中涉及委托贷款、信托转让、信贷资产转让、监管套利的票据、以及高息揽存、银银合作等行为,列为“违规”的模式,要求银行进行自查和整改。该要求已经以会议纪要的形式下发到各地银监局及银行。

  六种“违规”模式共同的特点就是涉及到多对多、期限错配以及资金投向不明。此前,多家银行均发行过疑似违规产品。

  据媒体报道,7月以来,以银监会理财产品业务会议为起点,票据类和应收账款类对公理财产品被暂停发行和审批。部分银行开始按照银监会相关针对性要求进行自查。

  另据接近监管层人士透露,近日某股份制银行已经被监管层约谈解释,该行也已通知各支行撤下各类零售银行理财产品的宣传单页、产品公告。

  此外,监管套利的票据也是银监会此次排查的另一内容。“按照规定,理财产品所投资的票据业务应该作为信贷资产放进资产池,资产池中根据相关要求设有指标线,对其流动性安全性有一套考核。但是有些银行实际操作中未经过资产池,将票据资产排除在信贷资产之外直接投资,这属于违规行为。”上述银监局创新监管处人士表示。

  而据记者采访了解,监管层、银行人士、第三方研究人员多方人士均认为,在当下环境下,银行理财产品的实际运行过程中,银行与监管层存在着博弈关系,银行会想尽办法,寻求其他创新方式解决表外融资问题。“有新规出来,也会有其他的金融创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