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评级机构齐称:希腊违约已板上钉钉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从目前的局势演进来看,这个可能性不小。”郦彬表示,一年前处于十字路口的欧元区,最终选择了财政整固的道路,而当初或许除了倒退以外,其他的路最终都通向峭壁,现在处于峭壁边缘的希腊就是佐证。毕竟,对于
  “从目前的局势演进来看,这个可能性不小。”郦彬表示,一年前处于十字路口的欧元区,最终选择了财政整固的道路,而当初或许除了倒退以外,其他的路最终都通向峭壁,现在处于峭壁边缘的希腊就是佐证。毕竟,对于德国和法国来说,欧元是必要的;但对于欧元区来说,希腊不是必要的。

  德国智库IF O主席辛恩(H ansWernerSinn)此前接受外媒采访时亦表示,希腊应暂时离开欧元区,这样可以立即改善国内失业率,有助于提振国内经济。他不认为该举措会在其他边缘国家产生连锁效应。

  辛恩指出,希腊脱离欧元区可能会引发民众恐慌,银行 恐面临挤兑风险,届时造成银行破产需要各方介入协助。但无论希腊是否留在欧元区,其他欧洲国家都必须协助希腊银行界。

  在其看来,希腊的高负债及低竞争力等状况令欧元面临困境。若希腊离开欧元区,可让希腊有机会在数月的时间里重振经济,失业率有望下降,而希腊恢复使用德拉克马货币,可以让该国企业负债减少。

  他表示,欧元区金援计划无法增强希腊竞争力,大笔金援款项只会激发德国及北欧等国家纳税人的抗议,又无法帮助到接受金援的国家。

  能否另辟蹊径?

  然而对此,亦不乏反对声。

  申银万国(香港)证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又戈昨日向南都记者分析认为,就眼下判断希腊必须离开欧元区仍为时过早。“希腊在整个的欧元区的比重相对较小,从欧元区其他成员国仍将尽量救助,如果希腊不得不退出欧元区,对整个欧洲来说是个坏消息。欧元的诞生代表了欧洲区域整合的概念,欧元本身的设计有其先天不足,但从现在来看,达到了其最初目的。如果由于金融 危机的后续影响,使其哪怕很小的一个成员国退出,那么欧元的前景将被大家看淡,从而影响到人们对欧洲的信心。”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则认为,无论从政治理性还是政治情感上,欧元区各国均有捍卫欧元区完整性的足够动力。其表示,所以一直强调“欧元区会维持自身完整性”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欧洲国家的政府和私人部门均对希腊有较大的风险敞口,加之“欧猪五国”的债务互持,如果希腊违约,退出欧元区,会导致局部的危机经由金融渠道,迅速扩散、传染,在欧陆重新上演“雷曼式”悲剧;另一方面,如果希腊退出,将会使欧元区打开缺口,其公信力和政治影响力均会受到折损。

  诸建芳表示,解决流动性危机仅是长期恢复偿债能力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进行经济结构性改革,寻找经济增长的引擎是保障偿付能力的关键,只有短期救助和长期促进增长的举措相配合,才能彻底消除债务危机的不确定性。

  瑞银证券经济学家StephaneD eo则提出希腊可以另辟蹊径,通过经济学中所谓的“社保增值税”来实现实质上的贬值,同时留在欧元区。

  社会保障的大多数融资成本都来自于对劳动力的征税。虽然各国情况各有不同,但这些税收的最大一部分都是向雇主或员工征收的。结果则是相同的:劳动力成本将会上升。这就产生了一种不受欢迎的副作用:由于其劳动力总成本随劳动力税收同步增长,需要出口的行业的竞争力就会下降。因此,解决方案就是将税基向消费 转移即采用增值税来为社保账户提供资金,这也就是“社保增值税”的名称由来。

  Stephane D eo表示,这种做法的效果与货币贬值非常相似,具有降低劳动力成本的优点,同时又可以对进口商品征税,从而将部分财务负担转移到海外。另外,增值税的税基非常广泛(约三分之二的G D P来自于消费)因此增值税的任何增长都能极为有效地提高政府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