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将继续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以遏制通胀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中国《金融时报》周四刊发评论文章称,中国将通过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等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控制通货膨胀预期。  刊登在《金融时报》头版的这篇评论文章指出,中国央行将继续采取措施来管理

     中国《金融时报》周四刊发评论文章称,中国将通过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等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控制通货膨胀预期。

  刊登在《金融时报》头版的这篇评论文章指出,中国央行将继续采取措施来管理通货膨胀预期,这些措施包括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价格型工具(如利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和对银行的宏观审慎管理。

  这篇文章称,今年上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升值2.34%,这有助于缓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

  该文章还称,今年以来,中国央行已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回笼了近人民币3万亿元(合4,650亿美元)的过剩流动性,但未来短期资本持续流入的压力依然很大,这意味著今年下半年或将需要继续采取上调准备金率的措施。

  文章还指出,上调利率可有效减少货币需求,并有利于管理通胀预期,但在考虑上调利率时,中国央行要更加关注国际因素的制约及其对扩大消费带来的影响。文章此处可能是指利率上调后或将吸引更多外来资金的流入。

  文章称,总体来看,作为调节总需求的重要手段,货币政策工具箱中有多种工具可以应对通胀,但要注意每种工具的利弊和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