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万亿人民币欲套利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出去的人民币,其中一部分竟然成为套利资金回流,央行日前“窗口指导”了境内企业向境外银行借款业务。 不过,另一方面,央行8月1日的会议,明确提出全面放开之前处于试点阶段的人民币FDI(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出去的人民币,其中一部分竟然成为套利资金回流,央行日前“窗口指导”了境内企业向境外银行借款业务。
不过,另一方面,央行8月1日的会议,明确提出全面放开之前处于试点阶段的人民币FDI(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又扩充了境外人民币的新投资渠道。“央行并不是要完全封堵资本项下的境外人民币回流渠道,反而是在不断扩充可投资的领域,但是对于套利行为,严厉禁止。”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的博士后李建军认为。“企业贸易项下的境外人民币融资目前没有受影响,境外人民币代付、内保外贷业务等都正常开展。”上海一家银行国际业务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这几天陆续有一些企业客户向其咨询业务是否正常,但这些业务目前并未遭禁。
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展以来,已有超过1万亿的人民币通过贸易方式流到了境外,但只有很少比例的资金通过出口收人民币业务回流,境外人民币的使用和回流渠道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据了解,除了投资香港的人民币债券、存款等渠道外,由于境内外利差存在,一部分资金通过借贷方式,间接在被境内企业或境内企业的境外平台使用。
比如人民币的境外代付(境内实体借款,境外银行代付)和内保外贷(境外实体借款,境外银行放款)等。“这些借贷方式都是贸易项下的,资金很难进入国内企业的账户,进口代付业务是直接付给了境外出口商,内保外贷的资金如果要进入境内母公司,也需要向海关提供关税单,接受检查。“该国际业务部人士介绍。
因此,央行对这部分融资行为并未禁止。在7月12日出台的相关通知中,还将人民币项下的这些远期信用证、海外代付、协议付款、预收延付等业务都没有纳入外债额度管理。“向股东和企业借款是受外商投资企业的投注差限制的,而向境外银行借款这部分,则一般用于流动资金用途,不像贸易项下的业务那样资金用途受到监管,套利行为很容易发生。”该国际业务人士认为,特别是若套利资金流入加速,对境内的货币政策影响更大。今年6月份香港地区的单月人民币存款新增骤降至年初水平的1/10,就与大量人民币流入到境内有关。
境外人民币对内的借贷行为,除了在贸易项下和资本项下分类监管外,本身人民币资本项下的流入,央行也是堵疏并行。
李建军认为,在人民币贸易和资本项下的流出、流入问题上,贸易项下是全面放开的,但一直存在流出、流入不对称的问题,资本项下,从央行此次的措施来看,央行是要将资本项下的流动与真实背景的业务支撑起来,拒绝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