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人民币持续升值
自从汇率改革重启以来,人民币升值已经变成了一种常态,对出口型企业造成的影响也一直存在。从本月初开始,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以步入“6.3”时代,再次引起了大家对制造业出口的担忧。在当前许多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的情况下,人民币持续升值会不会成为压死出口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在长期与汇率争战后,企业是否还有空间去化解升值所带来的压力?本期节目我们重点关注人民币升值。
进入8月以来,人民币升值出现加速态势。8月1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6.4399元,到16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降至6.3925元,人民币对美元创出汇改之后新高。尽管17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重新升至6.3996元,但截至8月19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降至6.3808。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金融与贸易系副教授王锦锋:“前些年人民币升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能是迫于国外压力,而近期的人民币升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是我国主动放出的信号,也是应对我国目前这样一种高通胀非常有效的措施。”
当前,我市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据调查,企业订单平均下降15%-20%,进入今年二季度以来,订单下降的出口企业超过30%;由于原料价格上涨、工资水平提高、人民币升值、信贷紧缩等,企业成本平均上升超过10%。此次,人民币持续升值必然加剧企业的负担。
东莞洪梅玉美织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树华:“难听点就是雪上加霜,到现在接很多订单,几乎是我们底线了,如果再这种状况下去,我们的日子 下一步我也不知道怎么做。”
胡树华的企业主要生产各种牛仔服饰布料,年初时每个月大概有七八十万码布料出口到欧美地区,占整个月生产量的一半。如果以目前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大约是6.38,与年初的6.5相比,胡树华每生产一码布就少赚8毛钱,每个月大约要损失五十万元人民币。
东莞洪梅玉美织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树华:“原来接的订单都是三个月四个月甚至半年,遇见汇率会调低,但是速度没有这几周的速度来得快,突然间百分之几下去,我们工厂光亏在汇率上面吃不消。”
与胡树华的苦苦支撑不同,王金阳所在的鞋企却压力没那么大。尽管他们生产的鞋95%出口到欧美地区,但人民币升值给他们带来的影响还在预料和可控的范围之内。
厚街金进鞋业副总经理王金阳:“虽然这一个星期有一定的跌幅,但是我们还算没有感觉到一个对我们非常重大的影响,因为毕竟也就一两个点,我们一个星期的收入,说实话一个点还是影响比较小的,还没有明显的感觉。”
王金阳告诉记者,人民币升值已经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与2008年金融危机后不同的是,当时对人民币升值有些猝不及防,如今企业早有心理预期,在接订单的时候会将这部分成本进行评估。
厚街金进鞋业副总经理王金阳:“在去年到今年,我们等于有一个心理准备了,我已经预了一点空间,你肯定美元会贬值,人民币会升值,我先预留一部分空间,当然带来的影响就没那么大。”
东莞市电子行业协会秘书长尹建文:“其实企业都有一个应对机制,人民币升值对它来说是预料之中的事情,现在很多企业它做了很多年,客户比较固定,那个订单、那个价格是可以商量的,通过大家互相沟通,把成本互相转移下,还有通过跟银行合作,能不能签固定汇率、各方面缓解经营成本。”
东莞市电子行业协会秘书长尹建文认为,人民币持续升值对传统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比较低的企业影响比较大,因为这些企业很难将人民币升值的成本分担到客户身上。
东莞市电子行业协会秘书长尹建文:“如果电子企业里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它通过自己创新,不断更新自己的产品,通过申请知识产权,因为新的产品利润肯定比老的产品利润大,通过创新,自主研发,我们政府也鼓励企业自主创新,通过自主创新可以抵消一些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人民币升值固然会降低企业生产的利润,但从汇改重启以来,许多出口型企业依然生存了下来。经历了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的考验,企业积累了许多应对的办法和经验。然而此次企业遇到的困难,不仅仅是人民币升值的问题,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那么,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4.72%。早在今年年初,很多企业受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就已经步履维艰。
东莞洪梅玉美织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树华:“今年来说我们确实,用四个字来说:举步维艰。”
许多中小企业在美元对人民币汇率降至6.8元的时候就表示,人民币再继续升值下去,企业将可能会倒闭。但事实上,经过自身的努力和调整,不少企业仍然坚持到了今天。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金融与贸易系副教授王锦锋:“我们总认为目前很多出口导向型企业,它的利润空间相对有限,随着人民币升值,它能不能消化这种压力,我们表示担心,其实我们会发现,在内外两重作用下面,我发现还是有一些企业生存得很好,一方面企业通过自身的一些努力消化这样一种价格竞争的压力,消化包括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这是位于寮步镇的一家生产相机的台资企业,他们不仅要应对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还要应对台币对美元的升值。面对人民币和台币的双重升值,这家公司通过不断调整企业生产方式,从而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以此应对币种持续升值所带来的损失。
东莞寮步铨讯电子厂协理陈建兴:“我们现在目前在上个月正式导入所谓精细化生产,我们的生产跟以往的生产是不一样的,相对我们希望,透过我们生产能力的提升,我们预计到年底,推行这个活动是成功的话,我们的期待值是30%生产能力的提升。”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金融与贸易系副教授王锦锋:“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在这方面也做出了一些努力,包括提高出口退税的税率,取消一些税收方面,也就是说在政府和企业对于同样一种经济现象,如果有着相同认知的时候,共同采取一些政策的时候,会达到一些良性的效果。”
在本周四我市召开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工作会议上,再次透露了政府帮扶企业的措施。包括从9月1日开始,取消口岸建设费,再次重启10亿元融资计划等。
东莞市电子行业协会秘书长尹建文:“政府这个时候出台相关新的政策帮扶企业,给企业信心,政府还是关注我们企业的。因为有的企业经营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点迷茫,还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减免相关收费。”
东莞洪梅玉美织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树华:“看它出台政策的门槛,放的高与低。以前也很多扶持中小企业贷款,或者科技补助,但是真正能拿到的企业不多,一个看门槛,第二个看幅度有多大,看扶持的力度有多大。”
受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提高、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影响,许多专家预测今年下半年将会有部分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中小企业倒闭。对此,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副教授王锦锋认为,这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金融与贸易系副教授王锦锋:“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发展都会历经这样的过程,从二战结束以来到现在,包括日本、德国的一些经验来看,其实他们都走了一条本币升值的过程,那么在本币升值的过程中必然就使一些落后的产能,落后的产业相对来讲要淘汰。”
人民币持续升值已是大势所趋,加上欧美市场的持续疲软,未来的出口市场普遍不被看好。许多人认为,除了企业自身提高生产效率和政府的扶持外,开拓内销市场仍然要加大力度。
厚街金进鞋业副总经理王金阳:“通过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再加上汇率的不稳定,所以我们的理念就是不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就是风险分散,如果我内外销各占50%,你汇率怎么变对我来说都没有影响。”
人民币持续升值的确给出口企业带来的压力,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它对于抑制当前通胀能起到一定效果。不论是有利还是有弊,市场对人民币加速升值的预期并未改变。在清醒认识人民币汇率改革趋势后,出口型企业应该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一方面可以通过科研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以自创品牌抢占国内市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民币升值给出口企业带来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