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评级遭降未掀巨浪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调低,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的巨大冲击尚未消散,日本又成新的目标。不过,相比美国评级下调造成的震荡余波,日本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其影响可能十分有限。   8月24日,美国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调低,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的巨大冲击尚未消散,日本又成新的目标。不过,相比美国评级下调造成的震荡余波,日本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其影响可能十分有限。

   8月24日,美国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宣布将日本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原来的Aa2下调一级至Aa3,其降级原因是“过去5年日本频繁更换首相,妨碍了政策执行的一贯性”。

   此前一天,日本首相菅直人曾在内阁成员恳谈会上透露,当公债发行特例法案、特别国债发行法案和再生能源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后,将正式宣布辞职。

   对政治体系的担忧,正在逐步侵蚀市场对日本的信任度。今年3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后,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更是发生严重核泄漏事故。连续的天灾人祸,令日本的汽车、电子等产业遭遇严重打击。

   其实早在去年年末和今年上半年,评级公司已对日本财政稳定性问题提出警告,并提醒日本政府加紧缩小预算缺口。此前,经合组织曾预测,日本政府债务将在明年达到GDP的219%,这一负担更会因日本灾后重建而加剧。而这一比例远远高于美国的债务比例。在美国评级被下调后,日本成为评级公司的下一个目标,也就不足为奇。

   以目前日本债务和经济状况来看,短期内推出激进的财政平衡计划,存在较大阻力。虽然有分析人士指出,日本应考虑将消费税从目前的5%提高到7%-8%,但鉴于目前日本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这种建议必然会遭到保守势力的强力反对。

   经历了严重的资产价格和信贷泡沫破灭,并导致私人部门债台高筑后,日本长时间维持零利率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税收收入下降或停止增长,但政府支出和转移支付却增加,财政赤字扩大,债务比例攀升。央行货币政策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政策效力大打折扣。而日本地震后,出口行业遭遇的重创,也使得政府在政策微调上的空间异常局限。

   下半年,日本仍面临着较为沉重的重建工作,但海外经济复苏进度却异常缓慢,这可能使日本政府在降低债务问题上,延续之前的模糊态度。

   也许有人担心,日本主权债务评级被调低,会令日元和日本国债的安全性受到质疑。在美国出现主权债务信任危机的时候,日元的避险地位曾一度攀升,并导致日元长期处于上行通道中。如日元能受此影响出现趋势性扭转,对日本经济来说或是好事,至少日本财务省无需再耗巨资对日元进行干预。

   但在评级下调消息公布后,日元汇率并未作出明显反应。而日本政府也在8月24日再度宣布,将设立日元紧急信贷工具,以帮助企业应对日元升值。

   另一方面,全球央行储备投资正在谋求多元化,在欧美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情况下,对日本国债的投资需求也开始增加。因此,全球投资者有足够的理由担心其储备的安全性。但不能忘记,日本国债大部分的持有人都是本土投资者,虽然评级下调,可能给日本国债市场带来短暂的冲击,但日本国债市场单一的投资者结构,也决定了其影响将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相比而言,在下调日本主权信用评级后,日本银行业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或者更大。对这些拥有庞大资产负债表的金融业巨头来说,评级下调如带来融资成本的大幅上升,其影响将更为深远和巨大。如果这种迹象出现,或会给日本金融市场带来较大冲击。而届时,日本央行将被迫加码量化宽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