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非意外升值
在海外主权债务危机掀起的又一轮风暴中,人民币升值的速度悄悄加快。
8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连续升破数道重要关口。在短短十余个交易日中,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就由8月1日的6.4399跌至6.39附近区间。至8月17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小幅攀升71个基点,不过当日报价仍达到6.3996。在近半个月时间里,人民币升值幅度达到0.63%。
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引发市场的种种猜想。美国主权评级调降所引发的恐慌情绪尚未平息,欧美主权债务风险加剧,近期欧美国家主要股市和“恐慌指数”(VIX)的巨幅波动,充分说明了市场敏感度和投资者情绪的剧烈波动。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对中国宏观政策的研判更显谨慎。人民币在此时的升值脚步加快,是否有什么特殊意义?
升值反通胀
出人意料的是,虽然人民币升值步伐在加快,但市场对全年升值幅度的预测,仍主要集中在5%到6%的区间之内。
本来,市场早已看淡美元的中期前景,因为美国债务信任危机的解决绝非一日之功,疲弱的经济现状甚至可能引发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与之相应,人民币的升值前景也就更加明朗。不过,出于对中国经济的担忧,特别是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和就业状况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财新调查的经济学家们并未大幅上调人民币全年的升值区间。
“如果全年升值幅度达到6%,这已经相当快了。”在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执行副总经理石磊看来,虽然汇率工具可能在下半年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升值不会以如此快的速度延续下去。“如果前面快点,后面可能就会慢点。”
分析人士称,近来人民币升值加快是出于缓解通胀压力的动因。今年7月,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继续高企于6.5%的历史高位。虽然市场判断,下半年通胀压力将逐步趋缓,但从近期货币当局的诸多动作来看,对通胀的担忧并未消除,而在利率工具使用受到诸多制约的时刻,人民币升值也就有了更多理由。
“对中国来说,现在最大的问题仍然是通胀,而非增长。而货币紧缩在缺乏人民币升值的配合下,是不可能实现的。”伦敦对冲基金蓝金资产管理公司宏观经济与货币业务常务董事任永力(Stephen Jen)对财新《新世纪》说,随着美国经济疲软,美联储将更长时间维持宽松的货币环境,甚至可能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如果这种场景成真,中国必然面临更大的通胀威胁.因此,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是合理的应对之策。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亦持有类似观点。在他看来,控通胀仍是首要任务,政策全面放松几无可能。
彭文生称,虽然CPI同比涨幅从8月开始回落的概率较大,但是CPI环比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通胀压力仍然较大。欧美的经济前景并不乐观,这导致外部货币政策将在相当时期内维持宽松,加大热钱流入中国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如果中国货币政策放松,现有的通胀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剧。
8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报告中,尽管央行再次强调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但是对比一季度报告,央行对通胀风险的描述由一季度时的“物价上涨较快”变为“稳定物价的基础还不牢固”。风险描述措辞的变化一度令市场浮想联翩,认为这传达了某种宽松的政策信号。
不过,随着央行意外提高央票的发行利率,市场的判断再度发生微妙改变。8月16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以50亿元的地量发行一年期央行票据,但发行利率却突破了此前已经滞留七周之久的3.4982%,上升8.58个基点至3.5840%。
对此,石磊判断,“央行试图扭转市场此前形成的预期。”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标普下调,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而“经济二次探底”和“政策放松”的呼声也日渐强烈,央行在此刻提高央票发行利率,无疑会对市场预期产生调整效果。在他看来,如央票利率连续小幅增加,加息很快就会出现。
分析师们判断,在抗击通胀的压力下,人民币的有效汇率也有望改变贬值趋势。此前,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显示,虽然2011年7月人民币有效汇率扭转上月跌势,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17.86,环比上涨0.53%。但就全年数据来看,年内仍累计贬值1.73%。
“在过去一段时间,虽然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很多,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却是贬值的。未来,人民币汇率灵活性会有所增加,甚至实际有效汇率也可能开始升值,以帮助抵御通胀风险。”石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