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金新规冲击 银行间市场资金面骤然趋紧
受准备金缴款基数扩大消息的影响,8月29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骤然趋紧,各期限回购利率除隔夜品种继续小幅下跌外,7天及以上品种均显著上行。综合来看,目前机构普遍认为未来流动性将在现在的基础上继续收紧,资金面后市难言乐观;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考虑到此次调整的结构效应以及其他不确定性因素,本次调整给市场带来的心理冲击或大于实质影响,中长期资金面未必会出现过度紧张的情况。
14天回购利率大涨115个基点
8月29日,上周末刚刚有所缓解的市场资金面再度绷紧。中国货币网数据显示,8月29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上各期限资金利率除隔夜品种外全线上行,其中14天、2个月品种涨幅最为明显。具体来看,隔夜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微跌5BP至3.18%,7天品种上涨33BP至4.41%,14天品种大涨115BP至5.42%。此外,21天及以上品种均有不同程度上涨,2个月期回购利率更是大涨135BP至6.57%。
对于当日的利率走势,市场人士表示,尽管上周就开始有关于调整准备金缴款范围的传闻,但多数机构并没有当真,因此周末的相关报道一出,市场心理仍备受冲击。从隔夜回购利率略有下行来看,短期内市场流动性仍相对充裕,但中长期资金利率上行,则体现了机构对于未来资金面的悲观预期。
据媒体报道,央行已于日前下发文件,要求将商业银行保证金存款纳入到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有机构预测,该措施累计可冻结银行资金约9000亿元,相当于上调2-3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交易员表示,由于14天期回购品种跨越9月5日,即新规中规定的第一个缴款日,该品种资金利率上涨幅度明显超出7天期品种。此外,多家机构认为,从过渡期安排来看,本次调整给10月份资金面造成的冲击将最为明显,因此29日2个月期回购利率亦大幅飙升。
7天回购利率中枢或升至4.5%
在上调准备金率预期逐渐淡化之际,本次扩大准备金缴款范围显然也超出了市场预期。分析观点普遍认为,在当前市场资金面整体处于紧平衡的格局下,该项措施必将引发资金面的进一步趋紧,未来资金利率中枢将继续抬高。
中金公司分析师指出,尽管法定准备金每次的补缴量不及一次法定比率上调的回笼量,流动性不会出现急剧的恶化,但在年底财政存款大幅投放之前,要出现改善将十分困难,银行的超储率仍将维持在1%左右的低位。同时,法定准备金补缴对中小银行的流动性影响更大,所以这种不均衡会加剧回购利率的波动。预计年底前7天回购利率的平均水平将保持在4-5%之间。光大证券(601788)分析师也表示,预计短期内7天回购利率会有较大幅度的上行,中长期来看,将会回到4.5%左右的常态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目前机构普遍认为资金面前景难言乐观,但也有不少分析师指出,本次调整给市场带来的心理冲击或大于实质影响,中长期资金面未必会出现过度紧张的情况。
光大证券表示,此次政策调整在短期内给市场带来的心理冲击会更大,尤其是对资金相对较为紧张的机构,但是中长期来看,其影响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因为本次调整存在较大的结构效应,大型银行受到的影响小于中小型银行,而且一旦出现大行缺钱的情况,央行一定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对冲,以防止造成资金过度紧张的局面。
银行股大跌中显分化
受准备金新规影响,周一沪深两市低开后持续震荡,中信银行(601998)指数大幅下跌2.91%,位居29个中信一级行业指数跌幅榜之首。16只银行股全线尽墨,其中,华夏银行(600015)、兴业银行(601166)、深发展A(000001)和中信银行跌幅居前,分别下跌4.54%、4.02%、3.80%和3.67%,民生银行(600016)和宁波银行(002142)的跌幅也都超过了3%;农业银行(601288)、中国银行(601988)、建设银行(601939)和工商银行(601398)跌幅较小,分别下跌0.76%、1.00%、1.32%和1.92%。
值得一提的是,周一香港市场的中资银行股并未受到太大冲击,显著跑赢相应A股。其中,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H股分别大涨4.91%、3.25%和2.65%,交通银行(601328)、农业银行、招商银行(600036)H股的跌幅均在1%以内。至此,8月中旬由折价转为溢价的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再次回到AH价格倒挂状态。
虽然整体上A股银行股跑输H股,但两市银行股均出现“大小分化”的格局。A股中小银行股大幅下跌,但四大行明显抗跌;H股大型银行股涨势喜人,但民生银行和中信银行却大幅下跌6.01%和2.70%。银行AH股整体表现的分化,在一定程度上缘于A股市场对于政策更高的敏感度;而大小银行股的分化,则缘于此次政策对于中小银行的负面冲击更大。
分析人士指出,中小银行由于保证金存款和表外业务的占比相对较高,因此受到保证金缴存范围扩大的影响更大。据银河证券数据,中信、深发展、南京、华夏和民生银行的保证金存款占全部存款比重较高,中信和深发展均在25%以上;南京、深发展、光大、华夏和民生银行的三项表外业务(承兑汇票、保函和信用证)规模占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