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或步入快速主动升值期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看点  人民币主动升值正在快速推进,8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883,再度创下汇改以来新高。有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的升值动作正在从被动走向主动,但人民币进入升值通道,也会影响到经济结构的转型和
  看点   人民币主动升值正在快速推进,8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883,再度创下汇改以来新高。有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的升值动作正在从被动走向主动,但人民币进入升值通道,也会影响到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外汇储备账面价值的波动。因此有媒体认为,我国更为主动地战略性升值,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表明汇率工具可能已经超过利率工具,上升为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最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   升值步伐正在加快   截至8月24日,人民币兑美元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已累计升值29.43%,其中2011年至今的升值幅度达到3.65%。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民币自进入8月以来升值速度显著加快,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内,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已累计达1.28%。   有分析认为,这或是汇率政策转向的信号——人民币汇率正加快升值步伐。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我国上次升值加速在今年上半年,进入2011年4月份,连续突破6.55、6.54、6.53、6.52、6.51、6.50等 6个关口,1月至4月人民币升值1.90%。而这两段加速升值区段正显露人民币主动性升值的信号。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对媒体表示,“从战略上,今年以来的这两段人民币升值与以往有所不同,就是国家态度从被动转向主动,人民币升值的步伐正在加快。 ”   对此,交易者和分析人士对这次的变动纷纷进行解读。有业内人士认为,这预示着人民币的交易范围拓宽了,当局准备进一步放宽人民币的浮动幅度,作为其汇率自由化计划的下一步。有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升值是打击通胀的一部分,因为人民币升值可降低国内进口商品的价格,因此有助于控制物价上涨。而这次的变动正标志着一段较长的人民币加快升值期的开始。   外汇储备或将“瘦身”   人民币的价值波动,不仅仅体现在其购买力上。从1万亿美元到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监管层和业界一直考虑将巨额的外汇储备“瘦身”,而人民币升值或许可以侧面辅助这个问题。   事实上,排除交易因素,汇率变化已经成为影响外储增减的重要因素。不过就在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还表示,人民币升值不会直接导致外汇储备损失。按照外汇管理局的解释,外汇储备是外汇资产,以美元作为记账货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导致了外汇储备折算成人民币的账面价值变动,并不是实际损益,也不直接影响外汇储备的对外实际购买力,而只是用人民币还是美元作为报告货币所导致的账面差别。只有在将外汇储备调回并兑换回人民币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汇兑方面的实际变化。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没有大规模调回的需要。   但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说法,并不被一些专家学者认可。有分析人士称,若美元贬值,中国外汇储备账面上将是新增净值;若美元升值,外汇储备账面上将会体现为减值。若人民币持续升值,美元汇率进入贬值通道,以美元计价的外储一篮子货币资产中,美元兑换其他货币(英镑、日元等)的结果是外储资产的减值。   但不管人民币升值将会为外汇储备带来实际的损失还是账面的减值,人民币升值的步伐都正在加快。   美债危机是导火索   因为人民币近期主动升值是在美债危机动荡,中国外汇储备掉进“美元陷阱”的背景下推动的,所以有业内人士认为,种种迹象显示,美债危机是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的导火索。据《中国经营报》报道,由于中国大量持有美债,现时美元与人民币密切 “挂钩”,中国货币政策失去独立性,美国货币政策一放松,中国货币政策就会跟随放松;美国货币政策一收紧,中国货币政策就会紧缩。因而,失去汇率工具的货币政策,对于国内的通胀难以防范。   不过有媒体认为,中国更为主动地战略性升值,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表明汇率工具可能已经超过利率工具,上升为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最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员吴庆就对媒体明确表示,“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放开汇率,现在需要做两件事情,一是价格上,让人民币升值更快一些,升值幅度更大一些;二是从体制上,促使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让人民币自由浮动起来。 ”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人民币升值的同时,政府要推出综合的配套措施。 ”因为升值的速度不但要兼顾经济结构的转型,而且要配合适当的外贸政策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