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六年升值20% 莞企改变策略规避风险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8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仍为6.4399元,但到16日就已升至6.3925元,且还不断呈现上升趋势。 有分析人士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近年来持续升高,自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已累计升值20%以上。这让以外向型
8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仍为6.4399元,但到16日就已升至6.3925元,且还不断呈现上升趋势。
有分析人士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近年来持续升高,自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已累计升值20%以上。这让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东莞企业,尤其是生存在高成本低利润困境之下的中小企业压力倍增。
东莞市华康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类金属制品、皮类饰品、礼品等产品的生产加工型出口企业,该公司营销部经理玉定良坦言,在人民币持续的升值压力下,公司的出口量不断减少,产品价格也大幅下降,导致企业利润随之减少,“已到了极其微薄的地步”。东莞市石碣威创五金弹簧厂的吴经理也表示,受人民币升值影响,企业利润减少了3%。
“现在的生意没以前那么好做,订单少了,利润也减少了5%左右。”东莞市力和工艺品有限公司业务部经理钟良芳说,人民币升值对他们公司的影响很大,由于国内物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导致生产成本上升;而人民币升值,又使出口到外国产品的价格下降,从而导致利润受到很大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进口有利,而对出口不利。”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在谈到人民币升值问题时表示,中国生产出口产品的原材料主要来自于国外,美元的贬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成本上升等一系列问题给了企业很大压力,“而最后出口结束收到的还是美元,换做人民币就亏得更大了,出口利润减少也更多。”林江强调说,还有一点,就是人民币升值,那么国外买中国的产品就会相对涨价,这会影响商品的销售量,也会进一步导致出口减少。
应对:按照当天人民币汇率结算
“每次人民币升值,我们企业受到影响都不大。因为我们在业务下单时就明确要以当天的人民币汇率结算,所以我们的业务不受现在的汇率影响。”东莞日新传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明斌认为,这是一种逃避风险和稳妥应对的手段,“现在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都很复杂,因此,公司从2010年就做好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制定了完善的应对方案。”
据李明斌介绍,当前的这种应对方式还不是很普及,原因有多方面,一方面是很多企业自身都还不懂这种方式;其次,即使懂得对方企业也不一定就答应;另外,一年只结一次单的模式更加难以避免受制于人。李明斌因此建议,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资金状况的不同而制定应对方案。
东莞岳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也在考虑协调汇率的问题,该公司江经理称,他们正在重新做预价,争取与客户端多沟通和协调汇率问题,同时在寻找更高利润的产品,“争取多元化发展,分摊市场风险。”
但也有企业表示,按下单当天汇率结算的方式有时行不通。“因为谈单不能马上确定,报价可能要一个月。另外,现在人民币升值频率这么快,采取人民币按当天订单汇率结算也很难避免受损。”钟良芳称,其所在的东莞市力和工艺品有限公司现在的做法就是减少出口量,扩大国内市场,“从以前以国外市场为主到现在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各占一半。”但其同时坦言,“这条路也并不通畅,困难很多。”
探讨:转型升级存在不确定性
事实上,李明斌按照当天人民币汇率结算的方法在大多数中小企业都难以实现。多位业内人士均称,这只是部分有话语权的大型企业的游戏,并不属于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在此种情况下,该如何去面对人民币升值等带来的无限压力呢?在林江看来,在当下转型升级是必须做的选择,“不转型升级企业将必定倒闭。”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江凌在会见新任香港驻粤经贸办主任朱经文时也曾表示,从根本来说,企业不改变原有模式、不转变,很难应对目前的困难。
“现在企业转型升级还有一线生机,此次危机表面上比2008年金融风暴要好,但是实质上是要更差,2008年的危机是可以预料的,可以寻求政府帮助,但此次危机具有很多不确定性,更复杂。”林江表示,企业转型并不是遥不可及,很多企业怕这怕那,但做生意不可能没有风险,谁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成功。
林江认为,在现实中,很多企业会遇到很多困境,比如转型升级做什么好?适合做什么?钱从哪里来?技术从哪来?管理人员在哪?市场在哪?对于出口转内销来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国内市场的地方保护主义比较厉害,没有关系打不开市场,而这在国外市场是不存在的。“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至少在现今来看,还没有十分妥善的解决方案。”
钟良芳更是对此表示无奈,“企业转型升级是好的,但像我们这种中小型企业转型升级存在很大困难,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而且东莞中小企业又这么多,没有钱没有技术和人才,怎么转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