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趋势大会召开 众大咖探讨下一个40年金融发展方向

发布:2018-12-29 编辑:2018-12-29 来源: 中国网财经
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已出台多项措施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不搞“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施策,这一导向引起多方关注。

中国网财经12月29日讯(记者 孙朋浩 见习记者 曾强)12月28日,“2018环球趋势大会·谋势求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环球时报与环球网联合主办,诚邀知名学者、业界专家以及优秀企业代表,共同就“改革·创新·责任”的相关话题展开讨论,旨在为中国下一个40年的发展寻求方向和答案。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强调,思想解放需要正视已形成的利益固化藩篱而求其破解。贾康表示,随着技术创新,以及严厉监管的持续推进,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正在从自发自生秩序逐渐转到监管规制秩序上来。

2018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年度考卷上的唯一课题就是“合规”。在未来,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应如何走向更加“合规”?金融科技公司应如何加大原始创新力度?就此,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震表示,新一轮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促使科技和金融走向相互渗透和跨界融合。

黄震说,经过二十多年渗透、融合,整个金融生态在科技革命推动下已悄然发生改变。随着科技革命的推进,科技和金融融合的形态在改变,金融科技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调整。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要与国家战略实现同步、协调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金融科技要以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共享金融等方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成为民族复兴的助推器,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金融体系建设中再立新功。

小微企业是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眼下,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差的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困难。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已出台多项措施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不搞“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施策,这一导向引起多方关注。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金融机构给民营小微企业的配置存在短板,银行业呈现“当铺化”倾向,过于看重抵押,其次才是现金流。“依靠这种抵押文化,银行金融中必然会面临业务范围碰到天花板,定价空间受限这两个问题。”郭田勇说。

郭田勇认为,互联网金融有其可取之处,尤其是利用技术来获取企业经营信息,从而控制风险。要想做到这些,需要从四点出发。一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增加信息获取渠道;二是银行加强整合上下游资源;三是做好社区金融;四是做好投贷联、控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