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明年货币调控料“定向松动”

发布:2018-12-12 10:23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定向松动”可能是2019年货币政策工具组合的操作方向,定向降准+货币市场工具调整将是基本工具组合。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2019年货币政策将继续在稳健的大框架下灵活适度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定向松动”可能是2019年货币政策工具组合的操作方向,定向降准+货币市场工具调整将是基本工具组合。2019年存准率仍有进一步下调可能,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的可能性较小。

明年政策重心是解决流动性的流向结构问题

中国证券报:明年流动性将呈怎样的态势?

连平:2018年二季度后货币政策即开始在稳健的基调下向偏松方向调整,市场流动性状态的目标为合理充裕,同时运用各类政策工具进行有针对性调节,包括从年初开始共进行了四次定向降准。二季度后,市场流动性已呈合理充裕状态,货币市场利率水平明显下降。

2019年美欧经济增长大概率放缓,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会相应走低。美联储货币政策可能出现明显改变,加息接近尾声,但2015年开始至2019年初的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边际效应仍不能低估。受外部需求走弱等影响,2019年我国出口增速可能有所放缓。基建投资虽会有较大幅度回升,但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会有所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难以明显回升。受房地产成交放缓、汽车销售处在较低水平和房价高企时消费的挤出效应影响,2019年消费增速可能继续有所走低。

总体来看,2019年内外需求都可能走弱。但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仍十分需要充裕的流动性给予支持。在这种情形下,我国货币政策将继续进行逆周期调节,在稳健的大框架下灵活适度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在这方面,货币当局具有充足的手段。经过2017-2018年的调整,去杠杆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稳杠杆格局初步形成。受需求走弱影响,2019年物价小幅走低的可能性较大,为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提供了良好条件。事实上,从今年二季度到三季度,流动性合理充裕的目标已经实现,之后主要的问题已转向解决流动性的流向结构问题,2019年的政策重心仍在于此。

“定向松动”或为政策工具操作方向

中国证券报:明年货币政策工具可能呈现哪些组合和特点?

连平:在经济存在下行压力和物价继续走低的环境下,为更为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必然会围绕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和提升民营经济及小微企业的融资可获得性目标展开。

未来货币当局将继续运用各种工具引导流动性流向的配置和期限配置等方面,运用常规政策工具与结构性流动性管理工具进行组合。“定向松动”可能是2019年货币政策工具组合的操作方向,而定向降准+货币市场工具调整将是基本的工具组合。通过定向降准,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国家战略项目、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并控制和降低融资成本。通过一系列货币市场工具的运用,保障市场流动性处在合理充裕水平,促进非信贷融资平稳发展,平衡市场流动性波动,支持市场机构做好流动性期限匹配,适度降低货币市场利率水平,有效控制流动性风险。

中国证券报:对明年降准和降息的预期如何?

连平:2019年存准率仍有进一步下调的可能,但幅度和频率会小于2018年。存准率继续下调的理由包括,一是经济仍有下行压力,需要金融加大力度给予支持,尤其是在非信贷融资推进存在一定瓶颈的情况下,信贷适度加快投放步伐可能性较大,2019年信贷增速有可能达13%以上。而目前银行存款增速仍明显低于贷款增速约4-5个百分点,进一步降准有助于增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二是2019年外汇占款可能处在较低水平,由于出口增速放缓而进口增长加快,2019年国际收支顺差很可能大幅减少,需要通过降低存准率来适度增加市场流动性。不过,为避免“大水漫灌”,在流动性已基本达成合理充裕的条件下,存准率不可能持续大幅下调。

尽管实体经济存在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的需求,2019年存贷款基准下调的可能性依然较小。从大环境看,中美两国货币政策正处于相反方向运作状态。自2015年开始的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正常化已对我国经济带来不小压力。主要表现在人民币汇率贬值和资本流出两个方面。

在美联储2019年仍有可能加息两次、外围经济矛盾犹存等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和资本流动性仍有可能承受压力,此时降息有可能增大这种压力。因为基准利率不同于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影响较大。在一个时期以来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突然调整,容易被误读为有进一步降息的趋势,从而影响市场预期。从中美利差看,一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倒挂,即使不降息,其他利率也可能走向倒挂。若再降息则可能会进一步推波助澜,增加压力。

明年货币政策首要目标是稳增长

中国证券报:近期央行逆回购连停创下纪录,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

连平: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是当前和未来一个阶段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近期货币当局暂停逆回购,可能主要是因为临近年底,财政存款大量从央行下放进入商业银行体系,导致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明显增加。这种情况下再做更多逆回购,有可能导致市场流动性过于充裕,偏离货币政策目标。事实上这种季节性现象每年都出现,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由于今年财政支出步伐较慢,可能12月会有比以往多的存款进入银行体系,因此货币当局需要未雨绸缪。

中国证券报:明年货币政策如何与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协同发力?

连平:我国货币政策通常包括四个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币值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在负外部性突显和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的情况下,2019年货币政策首要目标应该是稳增长。货币政策应该以总量加结构的方式有力支持实体经济稳健增长,保持就业处在良好的状态。在负外部性陡升的严峻环境下,深化改革开放与有效挖掘内需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货币政策的次要目标则是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避免资本大规模流出,保持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区间波动。

2019年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赤字率可能恢复至3%。通过进一步减税降费,加快财政支持进度,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改善基建投资资金来源,发挥好促增长、调结构、补短板的作用。当前我国产业政策主要是支持具有较大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广阔、有较高技术含量、有利于节约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产业发展。概括地说,2019年宏观政策将显现宽财政、稳货币、增信用、促投资的特点。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