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兑美元3日中间价首破6.32关口 创汇改新高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11月3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3198,较上一交易日(6.3297)上调99个基点,这是中间价首次突破6.32关口,并再创汇改以来新高;国际汇市,美联储宣布维持基准利率不变

        11月3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3198,较上一交易日(6.3297)上调99个基点,这是中间价首次突破6.32关口,并再创汇改以来新高;国际汇市,美联储宣布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同时保持现有扭曲操作规模不变,基本符合预期,市场反应平淡。在今日亚市早盘时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理萨科奇举行了联合发布会公布了希腊公投的最新进展,希腊公投将于12月4日举行,在希腊接受12月27日欧盟协议前,希腊无法获得第六轮援助贷款,希腊是否继续留在欧元区将取决于希腊民众,由于市况清淡,消息暂时还未对市场造成大的波动,欧元兑美元暂稳跌势,美元指数温和回落,从而令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走高。后市关注日内开始的G20会议以及欧央行议息会议。即期外汇,美元兑人民币早盘呈现低位震荡走势。

       自九月份以来,人民币境内外市场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格局,中间价出现一轮快速上涨,但境外的CNH(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即期汇率)和NDF(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全线出现人民币贬值预期,境内远期虽然维持升值预期,但预期不断收窄,甚至出现部分期限品种的倒挂,同时境内即期汇率频繁遭遇跌停。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轮中间价的快速上涨,是在国际市场上美元大涨的情况下出现的。过去3个月,美元指数上涨了4.1%,欧元贬值了4%,而人民币中间价则上涨了1.7%,由此造成了人民币兑非美货币更大幅度的升值,凸显出央行有意推进人民币升值的坚定意志。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只要欧债危机不出现超预期的恶化,那么中间价继续高开的趋势将会延续。

        中国人民银行国际事务部门主管张涛周三(11月2日)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欧洲仍然是关键的欧洲区域。张涛还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将维持谨慎。张涛在20国集团(G20)峰会前夕做出上述讲话,此次峰会的重点是讨论欧元区问题,并诱使中国进一步购买欧洲稳定基金(EFSF)债券。

        由全球几十位企业高管组成的所谓商界领袖峰会(B20)在G20为期两天的戛纳峰会开幕2日发布报告表示,支持全球货币体系向多极化方向迈进,并让人民币在其中发挥更大作用。但他们也呼吁中国实现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提高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说此举符合中国自身利益。

        B20在报告中说,当前美元主导的这个货币体系增加了全球经济风险。多极化货币体系将减少不确定因素,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使全球经济发展得更加平衡。在多极化货币体系中,美元和欧元后面应该有人民币和其它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人民币实现完全可兑换将有利于全球贸易和对华投资,对提高人民币在国际上的重要性也很有必要。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官员徐策周三(11月2日)表示,中国未来经济增速将进一步回落,但第四季度经济出现"硬着陆"的概率不大,政策出现全面放松的概率较小,货币政策将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姿态。从第三季度金融数据看,货币供给量和新增贷款增速分别创出新低,反映出经济活动减缓,市场利率上升,也意味着流动性总体偏紧,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上升。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增速与通胀水平还将继续双双回落,紧缩性货币政策不存在"加码"的需要。徐策还表示,未来一个时期,货币政策一方面要防止前期紧缩性货币政策效果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相叠加,进而导致经济增速由主动放缓转向被动下滑,另一方面还要积极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农业以及民生领域投资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野村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中国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回落至50.4,再次证实其对中国经济正在"软着陆"的看法,并维持对中国央行(PBOC)将在今年余下时间维持现有货币政策基调的预测。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1年11月3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3198元,1欧元对人民币8.6594元,100日元对人民币8.0945元,1港元对人民币0.81327元,1英镑对人民币10.0520元,人民币1元对0.49653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4.8519俄罗斯卢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