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小企业应对利率市场化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利率市场化将会对经济金融各个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作为对政策反应最为敏感的中小企业来说,产生的影响将更加明显。如何利用好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有利因素,化解不利因素是目前中小企业及有关部门值得关注的问题。
  利率市场化将会对经济金融各个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作为对政策反应最为敏感的中小企业来说,产生的影响将更加明显。如何利用好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有利因素,化解不利因素是目前中小企业及有关部门值得关注的问题。

  利率市场化改革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影响

  (一)利率市场化给中小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利率升高导致企业成本增加。从各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经验和已经实现利率市场化的范围看,利率市场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市场利率的普遍上升,利率水平的升高会使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利润受到挤压。同时利率市场波动较大,使未来企业经营成本可控性降低,增加了经营管理的难度。

  (二)利率市场化给中小企业带来的正面影响

  第一,从贷款的供给方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推动商业银行由粗放式总量扩张转向注重资产质量的提升。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与贷款之间存在较大利差,根据分析,目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差在3%以上,这就造成银行热衷于大量投放信贷,尤其是给大型的国有企业贷款,这样做风险较低,内控及外部监管阻力小,同时只有贷款给大企业,银行的贷款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大量地贷出去。而利率市场化以后,商业银行对资产将更加重视其质而不是量,更加重视单位资金的成本及收益率。同时由于利差收窄,将把精力更多地放到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上,促使使商业银行细分市场和客户,更加重视差异化服务及中间业务,更加重视金融创新,开发出更多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使中小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贷款及多样的金融产品及更好的金融服务。

  第二,从贷款的需求方——企业角度来说,在利率市场化前,很多大企业获得资金容易,贷款利息低、投资成本不高,获得贷款就相当于得到一种变相的补贴,这种情况使大企业投资冲动、盲目,对贷款的要求是多多益善。实行利率市场化后,贷款成本的提高,将促使企业增强资金成本意识,使原本不急需大量资金的大企业对不必要的贷款需求降低,使得有限的贷款资源向迫切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倾斜,增加了对中小企业资金的供给,同时也保证了资金的优化配置,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帮助中小企业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业,鼓励民营资本参股小金融机构

  近年来民间融资的巨大发展,说明民间资本已经具有经营金融业的资本实力和经验。发起于中小民营企业的小金融机构将更了解中小企业经营的具体情况,更了解中小企业的需求、未来发展的潜力及还贷能力,容易与中小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和长期合作及相互信任的关系。

  (二)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创新

  通过金融创新分散金融机构给中小企业贷款造成的风险,通过金融创新开发出更多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同时继续完善票据融资、授信贷款、个人创业贷款、循环额度贷款、小企业联保贷款等已经存在的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

  (三)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相对于欧美国家50%以上的直接融资比例,我国直接融资,尤其是债券融资发展相对滞后,使得我国企业融资过于依赖银行贷款。而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要想在股市及债券市场融资比较困难,可以鼓励中小企业以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及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方式融资。同时,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会降低大型企业对银行贷款的占用,使一部分银行贷款转向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