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净投放2700亿元 时隔一个半月展开63天期逆回购 上调中标利率
发布:2018-01-16
编辑:2018-01-16
来源:
华尔街见闻
为对冲税期高峰和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影响,中国央行今日开展3200亿元逆回购操作,同时有500亿元逆回购到期,逆回购净投放2700亿元创两个月来单日新高。63天逆回购中标利率上调至2.95%。
周二,中国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净投放2700亿元,创两个月来单日净投放新高。
央行表示,为对冲税期高峰和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今日开展3200亿元逆回购操作。
包括16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15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100亿元63天期逆回购操作。今日将有500亿元逆回购到期。
其中63天逆回购中标利率为2.95%,上次为2.90%。这也是在去年11月30日后,首次进行63天期逆回购操作。

去年10月,央行历史上首次开展63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时分析指出,63天期逆回购是货币政策计划落地的体现,目的在于稳定市场流动性,不代表货币政策转向放松。
本周一,央行进行了3980亿元人民币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实现逆回购净投放500亿元,为流动性提供支持,并首次考虑了新工具商业银行灵活有序使用“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CRA)”的影响。
中国央行表示,目前处于税期高峰,叠加金融机构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央行逆回购和MLF到期等因素,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降幅较大。
《上海证券报》指出,尽管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大幅下降,不过央行并未大幅放水,而是继续保持了“削峰填谷”操作,目前央行正以多工具相互配合的方式维稳春节流动性。
中银固收指出,由于季节性本上半月的流动性“蜜月期”已经结束,本周起资金面将恢复偏紧的格局。之后对资金面造成负面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税期高峰、春节前取现压力逐步上升、以及存单到期量开始上升等。央行在流动性市场当中的角色,从前两周的“被动回笼一方”转变为“主动投放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