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改,特朗普的背水一战
当地时间12月2日凌晨1点50分,美国国会山参议院大厅。
场地里还剩下20余位共和党参议员,稀稀落落的站在主席台左侧。另一侧空无一人,49位民主党议员在投票后已经不约而同的集体离场。
美国参议院主席、副总统迈克彭斯正手按文书,宣读结果。
“支持票数51,反对票数49,修正至此的《减税和就业法案》获得通过。”

空荡的大厅里顿时回响起掌声,人们疲惫但微笑着互相握手,庆祝自上世纪80年代里根时期以来美国最大规模的减税法案闯过了最艰难的一关。
更要祝贺的是,特朗普离他上任以来第一次通过大规模立法,仅剩一步之遥。
这两天网上关于税改分析的文章铺天盖地,云锋金融早在本周二参议院的预算委员会通过法案之后,就发布了《十个问题带你深度了解特朗普税改》,系统的梳理了关于方案本身,及其对资本市场乃至中国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希望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这一事件——为什么这一法案是特朗普的背水一战?又为什么是相对复杂的税务改革,最终成为了特朗普政府的第一把火?
搞清楚这一问题,既有助于我们理解美国目前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也会让我们真正懂得,这次税改究竟动的是谁的蛋糕。
原因一:党性压倒了争议
事实上,特朗普政府已经被逼到了悬崖边缘。
尽管他曾屡次提到自己上任后美国经济取得的成果,但实际上这段时间美国经济的良好增长势头,以及普通民众就业和收入的改善,可以归功于经济周期自身的运行规律,也可以给美联储记上一功——耶伦在任时的鸽派作风确保了货币政策没有过早收紧。但无论如何,都和总统的“推文治国”战略没有太大关系。
从推翻奥巴马医改的屡屡受挫,到基建振兴计划的遥遥无期,再到最近“通俄门”事件的风云再起,特朗普离自己的“百日宣言”越走越远,因此支持率一路走低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而2018年11月,特朗普乃至整个共和党都会迎来重大的挑战——中期选举,一场被誉为总统期中考试的“战役”。
根据美国国会的运行规则,中期选举每两年举行一次,将投票重选435个众议院的全部席位(任期2年),并改选参议院约1/3的席位(任期6年)。所有的席位均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在2018年参议院换届选举的33个席位中,民主党目前占有23席,而共和党和独立政党分别占有8席和2席,因此理论上说,改选对共和党来说是极为有利的——输最多只会输掉8席,赢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在参议院的席位优势。
然而议员选举和总统选举不同,选民投票几乎完全是看政府这两年以来取得的政绩。作为一个从上任之前就争议不断的总统政府,共和党必须要在此之前证明自己对经济民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更何况,自1938年以来,除了极少数情况,历任美国总统的所属政党都会在中期选举中遭遇议席的减少,甚至惨败。
让我们再回头看看特朗普自上任以来的民意支持率走势,共和党为何会如临大敌不言自明。
因此,比起争议颇多的医改,和短期对普通民众并无帮助的基建计划,减税才是共和党急需的,能够直接拉拢民心的改革政策。
在共同的危机面前,党性压倒了绝大部分的内部异议和分歧。原本表达过可能会投反对票的参议员Ron Johnson,也在特朗普和共和党党魁康宁的软磨硬泡下,最后一刻倒戈。
共和党最终争取到了只丢一票(来自田纳西州参议员Bob Corker)的惊险结果,税改方案终获通过。
原因二:减税早已融进了共和党的DNA
如果更深层次去探究,过去两次进行大规模减税的总统——里根和小布什,都是共和党人。
减税早已成为共和党最信仰的尚方宝剑,帮助其稳固核心选民——白人中产阶级和蓝领阶层的诉求。
共和党总统历次税改事件回顾

资料
然而值得深思的是,过去两次大规模减税的背景分别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陷入长期滞涨,和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经济增长疲软,这与此次美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就业周期和资本开支周期都处于上行阶段形成了鲜明对比。
可以说,这一次的税改并非是为了拯救陷入危机的美国经济,而是为了救赎被特朗普逼到“绝境”的共和党。
也正因为此,和医改方案投票时部分共和党议员的激烈反对不同,在税改问题上,就算是最终投出反对票的共和党参议员Bob Corker,也只是忧虑财政赤字的问题,而且应当知道自己的反对票不会影响最终结果。
对通过税改方案本身,共和党内已经达成默契。
原因三:妥协,还是妥协
毫无疑问,最终通过的税改方案会是一份充分妥协后的方案。
之所以现在尚未确定,是因为参议院和众议院通过的方案版本并不完全一致,仍需要进一步调和后,再在两院投票通过,方可由总统签字生效。
众议院和参议院税改方案版本的差异之处

黑体为重要差异,资料
妥协不仅仅存在于这临门一脚。事实上,如果将目前的税改方案和特朗普在竞选期间的承诺、4月份特朗普推文的“一张纸税改方案”、以及9月份白宫公布的税改详细框架相比,会发现几个版本之间的差距,几乎让人无法相信这是同一次税改。
这也反证了前文所述的第一个原因,即税改对于特朗普来说是一场“不能输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