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官员吁人民币国际化适时提速
《香港商报》报道,据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乔依德介绍,人民币国际化进展迅速,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在2009年仅为35.9亿元,2011年上半年达到了9575.7亿元。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中仍然“唱主角”。以今年二季度的数据看,通过香港进行的人民币贸易结算达到82%。
人民币结算不平衡
目前,人民币结算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进口、出口两者的不对称。“一旦前者大于后者,会出现外汇储备、外汇占款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乔依德介绍,虽然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一定控制,有减缓趋势,今年第一度,两者比例由一季度的1比5,缩减为1比2.9,但是仍不能被忽略。
他建议,增加人民币出口的试点数目,努力增加人民币出口的贸易便利措施。同时,随着境外人民币存量的增加,这种不对称的程度将会降低。另一方面,要努力增大进出口不对称所增外汇储备被对冲的程度,例如,要鼓励境外企业利用境外人民币投入到境内。
上海“牵手”香港
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与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此前一同前往印尼、马来西亚,联手“推销”人民币跨境业务,通过路演方式,以鼓励金融机构、商会和跨国公司参与相关人民币业务。
“在此期间,境外的金融机构以及高净值的个人,都表示有意向在贸易、理财、投资等各方面使用人民币业务。”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介绍,在东南亚一带,人民币跨境业务已有一定市场。他称,人民币结算业务下一步可能会在欧洲、美国等地逐步进行推广。
人民币国际化应适时提速
不过方星海也称,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度十分缓慢,在条件适当时应采取提速措施。
方星海负责监管上海证券交易所即将推出的国际板的建设情况。国际板将成为境外公司发行人民币计价股票的平台。推出国际板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一部分,也是上海在2020年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计划的关键步骤。
方星海表示,如果政府在经济改革方案中能更多关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将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