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兑美元18日中间价微幅上调
11月18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3548,较上一交易日(6.3553)微幅上调5个基点。国际汇市,因意大利国债收益率反转下行,缓解了市场对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将难以抑制债务危机的担忧,欧元兑大多数对手货币走高,美元指数暂缓涨势,从而令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小幅上调。即期外汇,美元兑人民币早盘呈现低开高走状态。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在其递交至美国国会的2011年度报告中称,中国经济正沿价值链向上移动,人民币可能在未来5-10年内对美元“构成挑战”。中国当局希望通过与外国企业和境外金融中心,特别是香港的双边货币安排,为实现人民币的全球化打下基础。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人民币不会“取代”美元,除非中国政府采行浮动汇率制,并解除资本管制。新发行的美元计价金融工具规模大于人民币计价工具;但人民币市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取得巨大发展,每日成交量已相当于美元计价市场的11%。在全球外汇市场,人民币日交易规模仅为占整体的0.3%;全球外汇市场每日成交量达4万亿(兆)美元,美元相关交易规模及占85%。
由于中美领导人刚刚就汇率问题进行过交锋,中国也再次表明了坚持汇率政策自主性的原则,而面对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局面,人民币汇价选择维持平稳走势的可能性更大。
国际清算银行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26.42,较9月上升1.05%。截至10月末,今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5.34%。10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为116.89,较上月升1.13%。受欧元区应对债务危机释放出积极信号和美国经济数据喜忧参半等因素推动,美元指数10月呈总体下跌走势,当月下跌2.93%。同期欧元汇率上涨,欧元对人民币中间价上涨3.63%。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上涨0.5%。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日前表示,目前人民币汇率基本处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和合理的区间,人民币汇率不是造成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中国人民银行此前也表示,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升值超过30%,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在2007年达到历史最高点的10.1%后明显回落,去年为5.2%,今年上半年下降至2.8%。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人民币汇率正逐渐趋于均衡合理水平。
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俞建华17日表示,目前中国贸易顺差呈现下降趋势,其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约达1.4%,处于合理区间。而在谈及人民币汇率问题时,他表示,汇率升值、外部贸易保护主义、劳动力成本及物价上升,加上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中国企业形成不小压力,所以在考虑汇率变动的时,应考虑到中国贸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存能力。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1年11月1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3548元,1欧元对人民币8.5526元,100日元对人民币8.2551元,1港元对人民币0.81596元,1英镑对人民币10.0082元,人民币1元对0.49737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4.8649俄罗斯卢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