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前海打造成人民币国际结算中心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如何加快推进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国际化进程中深圳将面临哪些挑战?昨日,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研讨会在五洲宾馆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荣,市长许勤、副市长陈改户等市领导以及相关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国

  如何加快推进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国际化进程中深圳将面临哪些挑战?昨日,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研讨会在五洲宾馆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荣,市长许勤、副市长陈改户等市领导以及相关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吴建民,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北京大学副校长、北大深圳研究生院院长海闻等在会上展开巅峰对话,为“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提建议,出点子。

  国际化与城市产业

  马蔚华

  招商银行行长兼首席执行官

  城市产业要向高端化转型

  金融界领军人物马蔚华在昨日的研讨会上指出,深圳金融业要实现创新突破,真正走上国际舞台,其中一条出路就是依托香港,着力打造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香港正着力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并努力构建人民币离岸中心。深圳毗邻香港,又拥有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政策优势,加之香港方面合作意愿较强,深圳完全可以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探索深港跨境货币合作机制,将前海打造成为人民币国际结算中心。“在此基础上,加快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创新,建立规范有效的境外人民币投资回流渠道,提供完善高效的人民币离岸市场支持服务,携手香港共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

  蔡冠深

  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

  以深圳作为人民币回流机制试点

  事实上,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规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建立适当的人民币回流机制。在保证国家金融安全的前提下,香港和深圳可共同争取以深圳作为人民币回流机制试点,以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或特定人民币产业基金的形式在深圳投资,这既有利于扩大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也有助于促进深圳的经济发展。

  国际化与传媒

  海闻

  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

  大力提升城市国际形象

  “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活动”曾针对在华外籍人士在城市向往度、城市文化等12类指标进行大规模调查,调查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深圳并没有达到它应有的名次。所以,在国际宣传和认知方面,深圳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卢树民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党组书记、副会长

  开展多层次对外交流

  深圳可进一步用好并拓展现有的多层次、多领域对外交流和宣传渠道,有效地以文化、体育等突破口、切入点,充分发挥有国际影响力的深圳名人、企业的民间大使作用,借助新媒体推动公共外交,提升国际话语权。

  陈寅

  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深圳特区报总编辑

  深圳传媒业会大有作为

  陈寅说,发达的传媒业既体现为一座城市的文化、信息服务功能,也是国际化城市能够形成的重要文化条件。“后大运”时期的深圳,面临着顺势加快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难得机遇,深圳传媒业在其中也一定会大有作为,应切实增强加强国内国际传播能力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

  国际化与人才

  郑永年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城市认同最重要

  “成为国际化城市,需要国际化的发展和管理经验,当然需要国际化人才,而要吸引和留住外来人才,‘城市认同’变得很重要。”郑永年指出,全球化不仅没有减低国家认同,反而在增加和强化国家认同。郑永年研究发现,发展出一种强烈的城市认同比国家认同来得容易,因为城市认同强调的是文化传统和现代性,城市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和传统,但政治性较弱。

  “国家间的经济金融和社会关系都是通过城市来维系着的,例如脱离了纽约、东京和伦敦三大城市之间的关系,就很难理解美国、日本 和英国的经济和金融关系。”郑永年表示,城市间的这种关系正在大力促进着城市文化的一体化,这种一体化就是城市认同的发展趋势。国际人才的流动是这种一体化进程的动力,同时一体化也在推动着国际人才的流动,从这方面来说,如果一个城市不能造就具有全球化性质的认同,就很难具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