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支付业务悄然变局
互联网2.0时代的新特征在于,互联网巨头利用高科技挺进金融领域,由实体经济进入虚拟经济。传统商业银行也纷纷关注新技术的发展运用,更多地给传统金融插上科技的翅膀。原本大相径庭的两个行业因为新科技的革命性发展开始了激烈的竞争,一边是Techfin(科技金融),一边是Fintech(金融科技),两者的竞争板块从支付领域到融资领域、再到理财领域,竞争地域上从国内拓展全球。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成为当前新科技的四大支柱,这些革命性的技术使得互联网科技公司在进入金融领域时有着明显的后发优势,面对传统金融企业多年来的政策准入壁垒和客户群的历史积累,Techfin公司大有弯道超车的架势。
一花一世界。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对一个典型事物的深入探讨,就能理清一类事物的进化脉络和发展方向。本文拟就新科技金融下跨境支付业务的变局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关的风险管理建议。
小额跨境支付领域新局
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使人类的生产、生活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受众更广、感受更佳。传统银行的服务痛点正是新型科技金融公司跨界竞争最好的切入点。小额跨境支付业务因环节多、流程长、成本高、手续复杂、效率低下、普及率低而成为新科技“先下手”的领域。
传统银行的小额跨境汇款业务。国内商业银行除了地方小型农村信用合作性质的金融机构外,一般都具有办理跨境汇款的业务资格。跨境资金主要是通过全球代理行机构实现资金的汇划,资金往往会经过付款行、付款行账户行、收款行账户行及收款行等多个环节才能实现。虽然汇款电文可通过SWIFT系统实现程度较高的自动化处理,但因为中转环节较多导致款项到账时效性较差,中转行扣费不菲而资金到账率低。面对传统银行相对较高的成本门槛,很多小额汇款业务望而却步。
专业汇款公司的小额跨境汇款业务。国际知名的跨境汇款公司有西联汇款(Western Union)、速汇金(MoneyGram)等。与传统的银行跨境汇款相比,专业汇款公司有以下优势:一是到账速度快,一般十几分钟即可到账;二是汇款手续简单,以“速汇金”为例,汇款人无需事先开立银行账户,也无需选择复杂的汇款路径,即可实现资金划转;三是汇款费用整合单一,一般按不同的汇款金额分段收取相应的手续费,没有传统银行手续费之外的近洋、远洋电报费、中转行手续费等;四是服务网络更加广泛,服务代理机构遍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五是收款解付手续简单,如“速汇金”汇款的收款人无需开立银行账户,只要知道汇款人姓名和汇款密码,凭自己的身份证件到就近的服务网点填写一张表格即可收款。
随着留学、旅游、劳务等人员的跨国流动,小额跨境汇款需求快速上升,因为上述优势,专业的国际汇款公司进入中国之后,受到了市场的追捧。它们既有效地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做大了小额跨境汇款的市场蛋糕,又从传统商业银行手中争取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当然,这两家国际专业汇款公司是通过与国内银行的合作,实现了自身的业务特色与国内银行渠道广泛的优势互补,从而获得了较大的市场成功。
速度,没有最快只有更快;成本,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跨境汇款业务的发展在方便、快捷与成本更低的道路上不断挺进。互联网巨头成为小额跨境汇款竞技场上的弄潮儿。
新兴技术金融公司挺进小额跨境支付领域。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新兴的科技金融公司好比一头猎豹,需求嗅觉更灵敏、战略执行更迅速、市场拓展更有杀伤力。在小额跨境支付领域,主要有两类公司:
一类是综合类互联网集团下的金融板块中的跨境支付机构。典型的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蚂蚁金服和腾讯集团旗下的微信支付。阿里和腾讯是国内家喻户晓的两大互联网巨头,目前,他们已在国内移动支付市场上形成较为稳定的“双寡头”格局。境内支付获客的激烈竞争已使最初的手续费率由2%-3%下降至不足1%,移动支付由境内的红海竞争转向境外的蓝海市场已成为必然趋势。
蚂蚁金服的跨境布局与微信支付的海外扩张如影随形又各具特色,无论是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上还是在市场突破速度和效果上,都令传统商业银行望尘莫及。
“蚂蚁全球化”包括跨境线下业务、全球收全球付以及普惠金融全球实践三大板块,通过这三大板块的拓展来不断实现支付和生活场景的数据积累,并在此基础上提供金融服务。据统计,支付宝已经打通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资金渠道,与200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已为2亿海外用户提供服务。在货币结算上,目前,支付宝支持18种境外货币结算。蚂蚁金服未来的目标是“希望用技术和数据,在10年内,为20亿全球用户提供服务,其中60%的用户来自海外。”另外,支付宝已经覆盖到欧美、日韩、东南亚、中国港澳台等27个国家和地区,接入超过12万家海外线下商户门店,范围涵盖了吃喝玩乐消费的所有场景。与此同时,蚂蚁金服今年年初以来一直在积极竞购MoneyGram,以进一步拓展其跨境支付版图。MoneyGram作为全球第二大国际汇款公司,在200多个国家与地区拥有35万个网点,其快速汇款业务能让资金直达全球约24亿账户。若此举能够成功,蚂蚁金服将自身的产品理念和先进技术应用植入到速汇金的全球网络中,将大大提升蚂蚁金服在小额跨境支付领域的服务能力和市场地位。
如果说蚂蚁金服跨境支付的特色在于推动支付宝的国际化与其境外电商生态的建设形成很好的互补,那么腾讯微信的特点在于充分利用其社交的优势,带给商户从支付到营销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其通过推出海外版微信WeChat来形成新的海外社交网络优势。目前,WeChat已经有上亿的海外用户,主要集中在利比亚、文莱、日本、马来西亚、澳门及英国等区域。今年4、5月份,微信支付先后宣布携手CITCON正式进军英国、美国,至此,微信支付成功登陆的国家和地区达到了15个,支持12种外币的直接结算。
另一类值得关注的是,利用新科技专门提供跨境汇款服务的专业公司。PayPal公司和OkLink公司是其中的代表。PayPal是目前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网上交易工具,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型外贸企业。PayPal公司即“PayPal贝宝国际”,是美国eBay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其最早是由 Peter Thiel 及 Max Levchin于1998年12月建立的因特网服务商,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PayPal允许在使用电子邮件来标识身份的用户之间转移资金,避免了传统的邮寄支票或者汇款的方法,可帮助客户实现便捷的外贸收款、提现与交易跟踪;从事安全的国际采购与消费;快捷支付并接收包括美元、加元、欧元、英镑、澳元和日元等25种国际主要流通货币。早在2012年,在跨国交易中就有超过90%的卖家和超过85%的买家认可并正在使用PayPal电子支付业务。
OKLink平台本身是一个数字资产交易所,交易的数字资产有比特币和莱特币。截至2015年年底,OKCoin比特币累计交易量达14亿个,莱特币累计交易量达53亿个。OKCoin国际站,支持美元及合约交易,拥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用户,交易量排名全球前五,合约交易量占市场份额的90%以上。OKLink平台致力于成为民间金融的支付宝+Uber,一端连接转账用户,另一端连接国际转账公司,以区块链和数字美元为基础,有效降低了外汇转账的成本。OKLink于2016年新推出了区块链应用产品,主要处理国际小额汇款领域的金融业务。其充分运用了最新的区块链技术来解决传统银行外汇转账流程复杂和小额国际外汇转账公司缺少统一的信用中介体系的问题。OKLink用区块链建立了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对等网络,让和美元汇率1:1的代币Okdollar在区块链网络上能够低成本快速流通。OKLink在自己的区块链上发行数字美元,和实体美元是1:1的对应关系。当用户从银行存款到OKLink的账户时,实际上是存在了OKLink和信托合作的账户里,随后,OKLink选择本地和当地的汇款公司和出款公司,将当地汇款公司中与用户汇款等价的数字货币Okdollar汇到对方的出款公司。对方的出款公司再汇入到用户账户里。OKLink根据双方账户上的Ok dollar负责统一的对冲和清算。其优点:一是在于OKLink平台利用区块链连接了银行和外汇公司,成为了一个体系,解决了信用问题;二是银行和外汇公司的资金体量可以进行对冲,降低了汇款的成本;三是由于各国的合规性政策不同,选择本地的持牌汇款公司和出款公司进行合作是确保了合规性。目前,OKLink已经和多家银行和外汇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业务已经覆盖30个国家,主要业务在菲律宾、韩国等东南亚国家之间。目前,平台已获得加拿大和中国香港的货币服务牌照(Money Service Business),正在英国市场。推广期内暂不收取手续费,未来,由于中间环节少及合作对冲机制好,可以支持比目前各类小额汇款服务更低的收费标准。从而在跨境小额汇款服务的普惠性和平民化(据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统计,每年对外劳务跨国流动资金为7000亿美元,平均手续费比例为10%,也就是有700亿美元的支出留在了外汇中介手中。而对外劳务人群一般为低收入人群,对于成本比较敏感,小额转账的高昂成本往往难以承受)上迈出一大步。
新科技金融下的风险控制
互联网科技公司虽然给小额跨境支付市场带来了便利的新风,但同时也带来了风险的隐忧。须从以下两大方面加强风险的预判与防范:
手段一:加强合规经营。当前,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系统中占有绝对比重,传统的个人汇款都是通过银行体系进行的,无论是汇款人还是收款人的账户,都还是通过SWIFT等清算系统的路径,都是有户可查,有路可追的,也就是说都是在银行充当支付中介的汇划清算体系中。但未来,跨境支付业务的主导地位将逐渐被新兴科技金融公司所替代。跨境汇款领域平台主体的合规经营,应从了解客户(KYC)、了解收付款客户的国际收支申报及反洗钱管理等三个方面入手。同时,在新的跨境汇款模式中,特别是以区块链技术作为支撑的点对点支付模式由于“去中介化”的特性,使得汇款人、收款人以匿名形式办理交易成为可能,交易的“加密”使得包括监管机构在内的第三方无法追踪到交易的主体和资金的流向,从而给非法交易的洗钱行为有了可乘之机。8月初,央行刚刚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中,提出将探索对规模较大、具有系统重要性特征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并对其进行宏观审慎评估(MPA)。可以想见,鉴于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及网络信贷业务发展较快,且具有“规模较大”“系统重要性特征”,因而会被最先纳入MPA。
手段二:确保微观主体的资金安全,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科技发展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一定会伴随着风险。为了保护客户的资金安全,一定要保持对新技术的同步追踪及对金融应用领域的洞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效预判风险和有效进行监管,达到到习总书记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所提出的“练就‘火眼金睛’,及时有效识别和化解风险,整治金融乱象”的目标。对微观主体资金安全重点关注的方面包括防止客户资金丢失、被盗,特别是黑客的入侵,这就要加强金融服务提供者在技术安全性、稳定性方面的准入评估和跟踪评价。
另外,在客户隐私保护和国家信息安全方面要做到未雨绸缪。互联网巨头之所以能在跨界金融领域的支付环节中取得胜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社交电商生态圈的打造,客户在这些闭环中留下了大量的隐私信息,一旦这些信息被非法外泄和恶意利用,不但会给广大客户带来资金安全的风险,还可能造成人身安全的隐患。更有甚者,规模足够大的信息还将影响到国家的商业安全和金融安全,若管理不慎,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应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及早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隐私保护规范。
|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