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中国需要稳定可控的人民币汇率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世界银行(World Bank)网站11月23日刊登了世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的访谈录。采访中,林毅夫对中国的贸易、汇率等各方热议的经济问题阐述了其观点。  

         世界银行(World Bank)网站11月23日刊登了世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的访谈录。采访中,林毅夫对中国的贸易、汇率等各方热议的经济问题阐述了其观点。

  对于被欧美国家屡屡提及的人民币汇率问题,林毅夫表示,贸易顺差并不能作为汇率低估的证据。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其农业领域存在大量未就业劳动力,在向现代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劳动力薪酬的增长缓慢,这构成了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但劳动力向现代领域的流动现已非常明显,从外贸行业的工人薪资增长就能看出,08年至今,工人薪资年增长月15%至20%。同时,中国这样的处于转型期的国家需要稳定可控的汇率,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或是缓慢的,并满足出口企业的预期。

  “如允许人民币在市场上根据供需自由浮动,大规模的投机性资本流动会造成巨大问题,对实体经济造成很大危害;尽管,平衡顺差和庞大外汇储备也是当局面对的问题,但人民币的快速升值将造成消费者物价上涨,失业率上高和经济增速放缓等问题,中国的衰退对世界经济无益。”林毅夫说。

  谈及欧元区衰退带来的影响,林毅夫表示,欧洲是世界最大的市场,若其增长陷入停滞,将无法避免的拖累其他经济体的增长,新兴经济体亦无法独善其身——这也是本次衰退与上次衰退的最大区别。彼时,多数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仍能保持经济增速;相比之下,自今年8月以来,新兴经济体的市场表现如发达经济体般萧条,这在股市和债市都得到了体现。“上一次危机中,几乎所有大型经济体都采取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但如今,政府已无力再那样做。”林毅夫表示。包括中国、印度和巴西在内的国家都面临着政府债务增长和通胀飙升的风险,为了经济的稳固,各国不能再动用刺激计划。

  在被问及“经济刺激中产生大量坏账和银行系统风险是否会中国重蹈美国覆辙,遭遇信贷危机并陷入衰退”时,林毅夫给予了否定回答。他认为,这样的担心被夸大了,尽管出现了诸如温州民间信贷危机这样的极端案例,但迄今为止,中国信贷领域尚无系统性风险;但他亦警告称,中国当局必须保持警惕并遏制信贷问题的扩大。

  此外,林毅夫相信,欧元仍将保持其17国通用货币的地位,并指出,欧洲国家当前最重要的是重建市场信心,并需要重组的资本以帮助那些负债累累的国家摆脱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