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经济数据或加速下降 人民币或告别"只涨不跌"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据今日出版的《城市导报》报道,中金公司今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11月份中国所有经济数据都将呈现加速下降的态势,中国央行(PBOC)在12月份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可能

        据今日出版的《城市导报》报道,中金公司今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11月份中国所有经济数据都将呈现加速下降的态势,中国央行(PBOC)在12月份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可能性很大。

  CPI涨幅或将降至4.5%

  尽管11月份尚未结束,但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预测,11月份CPI同比涨幅将出现超过1%的回落,从上月的5.5%下降到4.3%左右。国泰君安证券日前发布报告也指出,近期无论是食品价格还是生产资料价格,无论是商务部数据还是农业部数据,价格指数都在持续下降,据此预测11月CPI涨幅为4.4%,其中食品价格同比涨幅为9.2%左右。招商证券则发布研究报告预测,11月CPI涨幅将降至4.5%。

  人民币或将告别“只涨不跌”

  此前有传闻称,全球经济快速降温可能导致中国央行放松货币政策。目前中国大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的纪录高位,银行高管抱怨称,过于严厉的存准率限制了银行放贷能力,从而损及利润。

  同时,另一个宏观经济显现也值得关注――外汇占款逆转。中国的股市、楼市曾经被大量的“热钱”认为是安全的投资圣地,这些如今正在绞尽脑汁撤离!撤离的一个根据,是单月外汇占款4年来首次负增长。据央行最新统计,10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总额比9月末净减少248.92亿元,自2008年1月以来首次出现月度负增长。同时,中国10多年来出现第二次外汇净流出中国的出口10月份增速延续低迷之势,当月贸易顺差170.33亿美元,远低于市场预期。贸易顺差下降,人民币升值放缓似在情理之中。这或许意味着人民币逐渐升值的日子即将结束,人民币或将告别“只涨不跌”时代。这个预期开始显现降低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这加速了看好人民升值的国际资金从中国的撤出。而之前连续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目的主要就是对冲外汇占款。

  存准金是否下调?机构说法不一

  以上前提都为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提供了空间,但是众多机构也有不同的观点:

  国泰君安、中航证券和天相投顾认为货币政策转向是必然,力度将加大,政策放松预期强烈。

  瑞银证券、平安证券和日信证券则认为虽然整体经济环境形势有所改变,经济增长动力趋弱,但是为避免释放过于强烈的放松信号,以免控制物价的效果前功尽弃,货币政策不太可能高调转向或出现重大的变化,以预调微调为主。

  而三星经济研究院则认为在解决了江浙、内蒙等地中小企业融资的区域性问题后,货币政策无需整体放松,而且CPI还在相对高位。因此短期内不会出现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降息在内的整体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