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守“底线” 下半年防风险仍是重中之重

发布:2016-07-28 11:13 来源: 金融时报 作者:周萃
中国银监会在日前召开的半年度工作会上明确提出,银行业“要把防范化解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有力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包括流动性风险、交叉金融产品风险、海外合规风险、非法集资风险在内的四大风险。

针对当前出现的一些资金“脱实向虚”现象以及银行业存在的风险隐患,中国银监会在日前召开的半年度工作会上明确提出,银行业“要把防范化解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有力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包括流动性风险、交叉金融产品风险、海外合规风险、非法集资风险在内的四大风险,同时要严查“十大行为”,凸显监管层对于目前银行业存在的风险隐患及潜在问题的高度重视。

未雨绸缪,预判风险,警示风险,是确保银行业稳健经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前提,这也是本报今天推出这组报道的初衷。

日前,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6年上半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暨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议上表示,下半年要把防范化解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有力维护金融稳定。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81%,较今年一季度的1.75%小幅上升。值得关注的是,这已经是该数据连续第12个季度上升。

重点防范四类风险

在去产能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下,商业银行正面临一级其他资本较为匮乏、资本充足率偏低、资产质量下滑、资产风险度不断提升的挑战,银行业不良贷款上升压力短期内难以逆转。

面对多种潜在风险,防范化解风险在下半年将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银监会明确要重点防范好流动性风险、交叉金融产品风险、海外合规风险、非法集资风险等四类风险,同时要遏制不良贷款快速上升,进一步挖掘银行业金融机构回收核销不良资产的潜力,激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批量市场化处置不良资产的活力,提升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有效参与不良资产处置的能力,扩大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机构范围。

业内专家分析,在经济转型期,实体企业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行业景气出现周期性波动,落后产能和落后企业将面临市场淘汰。因此,受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偿债能力下降等因素影响,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规模或将不断扩大。

同时,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银行可能会考虑到资金成本的提高,将贷款移向那些具有高收益的长期资产项目,资产负债结构期限的严重错配将导致信用风险的增加。

中国银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6)》亦指出,2016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经济结构调整及产能过剩治理仍将持续推进,银行业资产质量将持续承压。债券市场违约事件增多导致银行业投资风险上升,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将使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加大,行业外部风险加大将导致输入性风险加大。

且随着汇率改革深入进行,商业银行也将面临更加复杂的汇率风险管理问题,市场风险特别是汇率风险已经成为摆在银行业面前非常棘手的问题。

加快不良资产处置

在更加复杂的经营环境下,严格控制资产质量风险、遏制不良贷款上升将成为下半年银行业风险化解的重要任务。

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主要依赖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日前,据中国华融集团董事长赖小民透露,该集团过去十几年处理工商业不良贷款达6800亿元,仅今年以来就承接了1500亿元的项目。

时隔8年重启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是今年市场关注的一大热点。数据显示,上半年中行、招行陆续试点发行了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农行的30亿元不良资产证券化也已经“在路上”。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表示,不良资产证券化开辟了一条市场化的不良资产处理方式。中行与招行发行ABS都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响,不良资产证券化可以实现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间对接,长远看也有利于融资结构的改善。

同时,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不良资产+互联网”也呈现出新的发展势头。从技术手段来看,部分传统资产管理机构已开始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不良资产处置,除此之外,还产生了以互联网渠道为主的新的不良资产处置机构。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以互联网渠道为主的新的不良资产处置机构已有25家至30家。

值得关注的是,民间资本成为监管机构对于加速风险处置的重要考虑对象。银监会明确表态,将继续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高风险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改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补充资本,提升损失吸收和风险处置能力。

此外,2014年7月至今,银监会陆续批准江苏、浙江、安徽等多地成立省级资产管理公司,在本省范围内开展金融不良资产批量收购业务。目前,这些机构也在所辖区域发挥了一定作用。

主动转变经营理念

业内专家指出,面对更加复杂和严峻的经营环境,商业银行应根据银行自身的业务特点、银行发展战略和风险管理特点,按照“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经营管理理念来开展工作,促进杠杆率与经营的协调发展。

如在新增贷款投向上,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应加大对“一带一路”战略的金融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三农”、小微企业、民生和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紧跟国家重点战略、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提供针对性强、附加值高的金融服务;落实“中国制造2025”规划,推动中国制造、中国装备、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

同时,商业银行正在积极退出高风险领域信贷,对暴露风险的钢贸、废旧金属贸易、煤贸、非供应链项下的汽贸等压缩授信。

业内人士指出,经济新常态必将导致我国银行业竞争更为激烈,但是也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大的经营灵活性和自主创新空间。不同类型的银行必须形成多层次、差异化的竞争格局,细分客户、找准主要的客户定位,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

比如,资本雄厚、技术先进、具有全球性服务网络的大型银行,应该在全球范围内向客户提供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在某些业务上具有优势的银行,应集中精力和资源发展该领域业务,不断提高运营效率。

总之,比起后期处置,前期加强对风险的管理更为重要。业内人士指出,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与其管理该领域风险的能力相匹配,将较大程度减少不良资产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