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议息在即 QE3再成焦点字号
随着欧洲央行在上周突破底线地推出“货币直接交易”,美联储会否在9月12日至13日的议息会议上步其后尘揭下进一步量化宽松的神秘“面纱”,成为本周市场的绝对焦点。不少分析人士表示,在欧债风险居高不下、8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远逊预期之下,美联储本周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QE3)政策的时机已经成熟。毕竟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早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的讲话已经为未来推出QE3写下“注脚”。但也有反对者认为,QE3对于当前的美国经济来说裨益不多,而且这将再度令美联储背上“骂名”,美联储仍旧会在这个问题上“打太极”。11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边卫红表示,市场对美联储推出QE3预期提升的原因主要有四点。虽然从QE政策本身来说,仍旧是有利有弊,但这归根结底应当是一项危机救助措施,不应当被常态化。
市场预期提升
在备受关注的杰克逊霍尔会议上,伯南克表示美联储自2008年以来的债券购买计划已经帮助增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美联储购买债券为经济复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他说,“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我们不应排除进一步利用这种政策的可能性。”而美国劳工部上周五的数据则显示,8月非农就业岗位仅增长9.6万个,远低于7月的增长14.1万个。并且8月失业率下滑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经济复苏刺激就业,而是36.8万名劳工决定不再寻找工作。
“8月就业数据低迷,这意味着美联储应当尽快祭出QE3,用以提振家庭和企业信心。”有分析人士表示,事实上,令人失望的就业报告以及QE的推出,都将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美联储将再度放松货币政策。”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经济学家教授孙文松表示,目前的经济现状是,大量的失业人数以及高企的失业率。另有数据显示,市场认为美联储在本周实施进一步宽松政策的可能性已经从8月24日的45%上扬至60%。
“市场对美联储推出QE3预期提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边卫红表示,其一,8月非农就业数据表现疲弱,且8月失业率高企,并且从短期来看美国就业市场难以回暖;其二,8月份美国ISM制造业指数从7月的49.8下滑至49.6,不仅处于50的下方,更是创下2009年7月以来新低。之前美联储推出前两轮QE的相同点之一是,ISM制造业指数均处在50点之下。其三,目前美国财政形势也不是很乐观,随着年底渐行渐近,各界对财政悬崖的担忧挥之不散。如果美国两党预算谈判陷入僵局或者破裂,美国可能会在明年陷入二次衰退。其四,欧债危机已经延续了3年之久,但欧元崩溃的外部风险依然难以消除。“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近来市场对美国QE3的预期再度快速攀高。”边卫红如是说。
各方分歧仍存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多国央行仍在进一步货币宽松道路上大步前进。这包括英国央行一再扩大资产购买计划,以及欧洲央行于上周承诺在欧元区二级国债市场进行无限量冲销式的国债购买。“欧美的情况和美国并不完全相同。”有分析师表示,美国经济增长虽然低速但却仍处在正增长的范畴之内。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的共和党提名候选人罗姆尼上周五再度表示,新一轮的QE将不会给美国经济带来多大活力。
但也有专家表示,债券购买计划可能推动抵押贷款利率走低并且给予房地产市场带来更多动能,从而能刺激经济增长。“QE将刺激资本市场,损及美元,但对经济复苏裨益不多,可是对于美联储来说,它已经没有其他选项了。”伍德克里夫公司全球市场部首席市场策略师如是表示。
“美联储通过QE3释放大量的流动性,无疑会推高股市和商品市场,而股指的走高将带来财富效应,这对刺激家庭和企业消费和投资都会带来助力。”边卫红表示,另外,通过前两轮QE效果来看,量化宽松对于降低长期利率水平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最后,进一步的量化宽松将为美元下行带来助力,对美国出口会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不仅仅是单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其外溢效果比较明显。”她同时指出,QE3的推出,可能会对全球市场和其他经济体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在前两轮QE中,美联储也曾因其遭到普遍指责。因此,美联储如何能在进一步的量化宽松中全身而退可能也是个难题。
危机救助工具不应常态化
虽然市场对于美联储在本周揭开QE3“面纱”的憧憬和预期,已经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并非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认为9月是最佳时点,毕竟美联储目前尚未为承诺或者推出进一步购买债券做好准备,即便QE的确是存在其政策选项范围之内。美国美林银行经济学家海尔森认为,美联储可能会在年底之前采取另一轮的量化宽松,其目标将主要而不是全部针对资产抵押债券。他认为,9月的议息会议的确有可能推出QE,但这并不是最大概率的事件。
“虽然市场预期的确很高,但很难说这周就一定能推出QE3。”边卫红表示,其认为目前美联储并没有到不得不推出QE政策的时点。第一,目前美国大选正如火如荼,各方对QE3的争议和质疑可能令伯南克在这个问题上更为谨慎。第二,与前两次推出QE政策的风声鹤唳的环境相比,当前全球经济并没有陷入到十分危机的境况中:欧洲处在小幅负增长,美国温和增长,新兴经济体虽然增长大幅放缓,但中国等国相对还是保持增长高位。
“最为关键的是,QE政策并不是"万灵药",这无法提供经济增长的动能,更是无法解决美国经济结构中深层矛盾。”边卫红说,虽然当前的零利率使得美联储的利率操作空间大为缩小,但QE不应当也不能够成为美联储在几乎没有利率工具可用之下的“替代品”。从根本上说,QE作为一项危机中的救助工具不应当被常态化。一旦美联储这样做,不光会给美国经济,也将给全球经济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