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力:人民币国际化 危中之机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已是老生常谈,却又不能不谈。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不再紧盯美元,但由于中国的劳动生产率高于美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又导致我国外汇结余额节节攀升。因而从经济学上说,人民币对美元有内在的升
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已是老生常谈,却又不能不谈。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不再紧盯美元,但由于中国的劳动生产率高于美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又导致我国外汇结余额节节攀升。因而从经济学上说,人民币对美元有内在的升值需求,这也导致过去6年多来人民币对美元单边升值超过30%,且市场上出现了人民币长期单边升值预期,进而导致热钱纷纷涌入套利,助推楼市、股市泡沫泛滥。而当人民币出现贬值预期时,又会导致热钱大量逃离,由此也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因此,一个健康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应该总是生成"单边升贬"的预期,避免大量投机资本轻易套利,扰乱经济。从这个角度看,眼下人民币对美元的即期汇价多日触及跌停价反而是件好事,就像商务部有关人士指出的那样:"这正好说明人民币汇率不是受政府控制的,不是像有些人说的,我们在操纵汇率。"而且更重要的是,毕竟起起伏伏才是市场化应有的行情,这也为实现温家宝总理提出的"继续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稳步推进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弹性"这一汇改目标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
从技术层面上看,最近出现的在岸/离岸汇率倒挂,以及在岸汇率交易跌停的现象,说明人民币应该放宽基于中间价浮动范围,增强汇率弹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可以从目前的千分之五扩大到百分之一甚至更高。不过长远来看,人民币升值依旧是主基调。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人民币出现"长期升值,短期双向波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