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年”知多少 留给欧洲的时间不多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4-04-29
峰会,涉及多国或多边国际性问题的、由各国最高领导人参加的、预计会达成某些共识或某些共同纲领性文件的国际会议被称为峰会。 回首即将过去的一年,最令欧洲一众决策者们伤脑筋的,除了欧债问题,恐
峰会,涉及多国或多边国际性问题的、由各国最高领导人参加的、预计会达成某些共识或某些共同纲领性文件的国际会议被称为峰会。回首即将过去的一年,最令欧洲一众决策者们伤脑筋的,除了欧债问题,恐怕就是一场接一场,没完没了的“峰会”了。粗略估算一下,平均每个月欧盟首脑们至少要碰头一次,他们的繁忙程度可想而知。
“如果要问今年哪一次会议对于解决欧债危机是最重要的一次,答案永远是:下一次。”
老实说,CNBC的调侃不无道理。
当地时间12月9日,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欧盟27国领导人陆续走出会场,这可能是今年上演的最后一场欧盟峰会,结果却差强人意。在这次会议上,除英国外的欧盟26国均同意加入新的财政协议,强化财政纪律。
每一次召开峰会前,欧盟领导人总会信誓旦旦地保证,要尽一切可能解决危机,维护欧元区的稳定。然而,即便是9日的压轴峰会,也普遍被外界认为只是缓兵之计,与10月26日、7月21日以及更早时的峰会在成果上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里昂证券知名策略师伍德认为,尽管欧盟在解决债务危机方面仍可能不断取得一些零星的进展,但在出现“欧元地震”之前,当局不可能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行动来解决这场危机的根本问题。
“一旦发生‘欧元地震’,欧元区的决策者们将不得不在加大财政统一和欧元区分裂之间作出痛苦选择。”伍德对前景并不乐观。
留给欧洲的时间已经不多。
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是,作为欧洲定海神针的德国也开始出现危机迹象。11月23日,德国发行的60亿欧元国债遭遇大面积流标。而该国的经济增长也预计仅为0.6%。而在官方和民间,不管是欧洲的各家央行,还是渣打、野村等各大跨国公司,都开始在积极为欧元区可能出现的分裂做实质性的准备。
“这表明外界的担忧已经开始变化,从仅仅担心财政可持续性,转向担心欧元区未来的生存前景。”常驻巴黎的经合组织副首席经济学家埃尔梅斯科夫这样告诉记者。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在欧盟、欧元区以及其他少数国家之间举行的大大小小的峰会不下20次,2011年堪称真正的“峰会之年”。
2012年即将到来,市场还在期待“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