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张骥答记者问

发布:2014-07-29 10:21 来源: 商务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4年5月20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4年5月20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张骥在会上讲解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并回答了记者提出的相关问题。

香港文汇报记者:根据海关数据,今年1—4月,中国外贸进出口和出口出现了双降。请问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您如何看待今年的外贸形势?

张骥:外贸形势现在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关注。总体上讲,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形势是严峻复杂的,下行压力加大。按照海关的统计,1—4月份,进出口和出口同比出现了下降。这种“双降”是除了2009年同期以外,近十多年来的首次出现,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关注。这里面既有去年同期对香港的异常贸易垫高了基数的因素,同时也反映了我们对外贸易确实面临着外需不振,传统的竞争优势有所弱化等深层次的问题,应该说原因是复杂的。

具体讲,从贸易伙伴上看,对港贸易大幅度下滑是一个主要因素。去年1—4月份,内地与香港贸易出现了异常增长。以美元计价,今年1—4月对港的进出口和出口均下降了31%,分别拉低了全国进出口和出口增速3.7和6.5个百分点。从贸易方式上看,加工贸易是拉低外贸增速的一个主要贸易方式。按美元计价,前四个月的加工贸易进出口和出口分别下降了4%和3.6%,拉低了外贸进出口和出口增速同为1.4个百分点。

从产品上看,集成电路、液晶显示板、自动数据处理设备以及零部件还有船舶等主要出口商品下滑比较大,降幅分别为58%、25%、6%、13.5%,仅这几类产品就拉低了全国出口增速4.6个百分点。深入分析我们的外贸形势,还是有一些深层次的因素在发生变化。我们认为,当前对外贸易发展在外需尚未根本好转的情况下,我们国家对外贸易已经开始呈现国际产业转移放慢,向周边国家产业转移和订单转移加快、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这样“一慢、一快、一升”的态势。所以说,我们认为,从以后中长期看,外贸发展的环境是趋紧的,今年尤其复杂严峻。

具体讲,一是国际市场需求乏力,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仍然步履维艰,新兴经济体明显走弱,国际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发达国家中,美国1—2月份的进口为零增长,1—3月份也就增长了2%左右;欧盟1—3月份进口下降了2%。发展中国家中,2013年欧美日以外的新兴经济体对我国出口增量贡献度是88%;但是今年以来,这些新兴市场的需求疲弱,风险还在上升。我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速已经从去年同期的两位数的增长下降为今年1—4月份的-7.2%。

二是国际竞争加剧。一方面发达国家对我国产业转移在放慢,欧美推动产业回归,使我们的制造业利用外资的增幅呈下降趋势。去年我们实际利用外资下降了6.8%,在利用外资总额当中的比重下降为38.7%。这些都预示着今后的出口速度会相应减缓。而另一方面,我们向境外的产业转移和订单转移则在加速,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和订单转移加快。

三是综合成本上升,传统的优势在弱化。这一点我想大家都非常关注,也很清楚。我们沿海地区出口企业的一些人工成本相当于印度、越南、柬埔寨这些国家的两到三倍。

四是融资难、融资贵,尤其是中小企业更加困难。

五是部分先行指标走低,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从年初的2113点下降为5月中旬的1021点,降幅达51.7%。

六是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频发。2013年,我国遭遇国外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增长了18%。

七是地缘政治风险也在明显上升。特别是近年来,部分国家和地区局势动荡,也增加了我们企业对外贸易的风险。外部局势的不确定性对贸易的影响也在日益上升,这也应该引起我们对外贸易企业的高度关注。

总之,今年的外贸形势复杂严峻,要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年增长7.5%左右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如果要达到这个目标,就意味着从5月份开始,平均每个月的进出口增长速度要达到11.3%。这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东方卫视记者:最近越南排外打砸抢事件当中,中国在越的企业可以说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我想问一下,这个事件对中越之间的经济交往影响会有多大?另外,上海自贸区运行有半年多的时间,新的负面清单已经上报到商务部,什么时候会批下来?新的清单又会有哪些亮点?

张骥:最近在越南多地发生了针对外国投资者和企业的打砸抢烧的严重暴力事件,造成了中国公民的伤亡和财产损失。中方对此表示强烈的谴责,已经向越方提出严正的交涉,要求越南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一切暴力行为,确保所有在越南的中国企业和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立即妥善安置受到袭击的中方企业和人员,并全力救助伤员;立即对有关暴力事件展开调查,依法严惩所有的犯罪分子,赔偿中国企业和个人的一切损失。

近年来,中越双边贸易发展迅速。据中国海关统计,2013年,中越双边贸易额达到654.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0%。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中越的双边贸易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水平,是中越双方多年共同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越方这次暴力打砸抢烧事件已经给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外国投资企业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如果局势进一步紧张恶化,不仅将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也将影响中越两国企业的信心,势必会损害中越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这是中方不愿意看到的,对越方经济也是不利的。中方郑重地要求越方妥善处理这次事件,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以实际行动挽回由此给中方企业造成的严重后果。

关于上海自贸区,媒体也非常关注。现在应该说有关部门和上海市政府都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在大力推进,整个工作进展有序,而且取得了成效。相关的负面清单和举措,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之中,将会给上海自贸区在投资、贸易等诸多方面给予更有力的政策措施。我们相信,经过共同努力,自贸区的试点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刚才您说到目前外贸的形势在国内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条件。那么,对于中长期的外贸形势您又是怎么分析的?

张骥:刚才已谈到了当前的外贸形势。实际上,当前的外贸形势和中长期的走势是相关的。我们整个的走势,既有一些外部的因素,也有一些内在的因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

从1978年—2008年,按照海关统计,中国货物贸易一直是高歌猛进,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概括,年均增速接近18%,世界排名从1978年的32位提升到现在的第1位。应该说取得这个成绩来之不易,是在国家正确发展战略指导下,广大外贸企业艰苦努力取得的,也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果和体现。同时,我认为,这其中也有它特殊的背景。而厘清这种背景的变化,对我们进一步判断中长期的走势会有帮助。

这些特殊背景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世界经济长周期的繁荣。从1979—2008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速3.4%,世界贸易年均增长8.2%。二是全球化加速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纺织服装、家具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亚洲四小龙向中国大陆转移;九十年代后期,IT产业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环节也从日韩和欧美向中国转移,形成了我国强大的出口能力,也助推了我们贸易大国的形成。三是美国的IT革命和金融创新,助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也助推了国际产业的转移。四是我国具有低要素的成本比较优势,在长时间当中是比较稳定的,土地、劳动力、环境成本相对都较低。1995年—1999年,我国制造业工人的年均劳动成本是729美元,是美国的1/40,泰国的1/4,甚至还低于印度的水平。所以在那种背景下,我们的外贸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是靠我们的传统优势,靠我们的低要素成本。以机电产品为例,如果不发生金融危机,按照我们2002年到2007年的增速,那么在2012年,我们的机电产品出口就会是日本、美国、德国的总和,占到世界的40%。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也是不可持续的。

现在,刚才说的这些因素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既要看到当前的困难,同时也要看到深层次因素的变化,以更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贸易发展。一是世界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尚难以快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发达国家均提出产业回归,对我国的产业转移放缓。三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产品首当其冲,并从传统行业向新兴行业蔓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四是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弱化。但是我们还有我们的优势,还有诸多的有利条件和机遇。

第一,世界经济还在缓慢复苏,外需有望逐步改善,我国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实质进展,东方不亮西方亮。

第二,我国仍然具备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配套完备、人力素质较高、营商环境良好等综合竞争优势。

第三,已经培育出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外贸发展最具活力和出口潜力的市场主体。

第四,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外贸易工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文件,为外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五,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一系列的重大决定,特别是随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各项改革任务的推进落实,将为外贸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总的来说,外贸持续高速增长的时代应该说已一去不复返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里,我国对外贸易将在中低速区间内合理运行。我们有信心,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实现外贸稳定增长、结构改善,发挥外贸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中国日报社记者:《意见》中提到外贸发展不仅对稳增长、保就业至关重要,而且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在中国已经成为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的背景下,您如何评价对外贸易新的地位和作用?

张骥:这个问题非常好。我认为,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和长期战略任务的,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福祉的增加,都至关重要。现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不重视对外贸易,也没有哪个国家不重视出口,包括美国、欧盟、日韩,都是如此。

大家都知道,出口、投资、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我认为,这“三架马车”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而言,三者的重要性和逻辑顺序是不一样的。

从我国国情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经济增长还是既要靠投资拉动、内需拉动,同时也要靠外贸拉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发挥外贸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这是非常英明的。外贸是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具体来讲:一是推动经济的稳定发展。1978—2013年,我国外贸从206亿美元扩大到4.1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5.9%,出口年均增长16.3%。近年来,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增长年均贡献率在20%左右。二是扩大了劳动就业。当前我们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加快发展的时期,特别是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数以亿计。每年数百万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据测算,对外贸易直接解决的就业人数超过1亿,其中加工贸易创造的就业机会超过4000万。三是对外贸易缓解了能源资源的约束。我国资源匮乏,耕地、水资源、矿产品、森林、能源人均水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到十分之一。进口不仅保障了国内的市场供应,也缓解了国民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四是带动了产业发展。通过参与国际竞争,有助于我们企业转变理念,转换经营机制,提升竞争力。五是增加了财政收入。关税、海关代征增值税与外贸规模直接相关。2013年,外贸环节的税收约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5%左右。如果加上与外贸关联度比较高的外资企业的税收,外向型经济带来的税收,约占全国总税收的三分之一。

国际商报记者:刚才司长介绍了现在的外贸形势,还讲到外贸在新时期的重要作用。我想问一个操作层面的话题,我们在2012年9月份出台了一个老十六条,能不能将其与现在的《意见》做一个比较?比如说政策的重点和执行落实,会有哪些方面的区别?

张骥:近年来,为支持外贸稳定增长,我国连续出台了有关政策文件,包括去年出台的83号文件,对外贸稳增长、调结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首先,今年的19号文和过去比,我认为有一定的继承性。但也有一些政策措施在这次19号文中得到了进一步体现和强化。其次,19号文考虑了进口和出口的平衡发展和持续发展;同时,立足于近期的稳增长,又着眼于中长期的调结构。这些都得到了体现。 第三,突出政策的执行和落实力度。在文件出台的同时,就已紧锣密鼓地开展落实工作。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要求,17个部门已明确分工,并细分了36项具体政策和措施。每项措施都明确了牵头单位、参与单位,而且有责任和时间表。现在起两个月开展文件的集中落实工作。当然有的政策,可能需要更长一些时间。此外,建立了部际沟通联系机制,定期通报工作进展,加强部门协调和配合。我们希望能够把19号文的具体政策尽快落实,转化为稳增长、调结构的动力,让企业感受到这个文件带来的具体变化。

商务部领导非常明确,首先从我们部开始推进贸易便利化工作。凡是进出口环节涉及的管理职能,都要一一梳理。比如自动许可商品的种类,我们将有较大幅度的简化。对一些收费项目,在梳理调研的基础上,凡是不合理的,都要清理掉。

湖南卫视记者:大家都知道,现在出口退税的执行周期特别长,一般都要半年以上,对于很多中小微外贸企业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这次《意见》出来以后,说是增加了中央补助的力度,同时强调了加快退税进度,请问具体将怎么落实?

张骥:你提到这个退税时间并不是普遍的。总的来说,近年来退税的速度是不断加快的,税务部门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广大外贸企业应该能够感受到退税效率提高的变化。但确实有些企业反映,出口退税还有些不便利。这次文件中对这种情况又做了进一步明确,完善了出口退税的机制,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关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出口退税分担问题。出口退税不是一个优惠政策,是国际通行惯例。二是地方政府层面。沿海地区出口多,而且有些供货是来自于中西部地区。按照现行分担机制,出口越多,财政负担越重,因此地方有压力。这次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各部门积极配合,在分担机制方面做了一些完善。这将有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减少地方的后顾之忧,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环境。三是企业层面。退税效率将会提高。有关部门将会按照19号文件,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特别是对合法经营的外贸企业,保证足额、及时退税。

路透社记者:文件中提到有关人民币汇率的问题,要保持人民币双向浮动弹性和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对促进外贸的稳定增长有什么作用?

张骥: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文件中有权威和清晰的表述。此外,还有一条关于“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表述,都跟你的问题相关。

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贸易的影响不言而喻。但是它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影响是不一样的,比如出口或进口。现在人民币汇率已从单边升值预期转为双向浮动,企业也正在逐步适应人民币汇率的这种变化。当然我们也提示外贸企业,要高度重视汇率风险,特别是要充分利用金融机构开发的各种避险工具和产品;同时,我们也在大力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提倡有条件的地方和领域进一步扩大人民币结算的规模,尽量降低企业因汇率带来的风险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