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中心报告:2012年企业“最困难”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1月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发布了《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1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告诉记者,从去年下半年到11月的数据来看,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非常大。不少企业反映,与2008年金融危机相
  1月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发布了《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1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告诉记者,从去年下半年到11月的数据来看,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非常大。不少企业反映,与2008年金融危机相比其形势更为严峻,东南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这方面感受到的严峻性更为突出。

  2012年企业发展“最困难”

  李伟建议,要合理配制资源,营造各类企业公平发展的环境,要进一步深化国企和垄断行业改革,加强对国企的分类管理,继续推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要进一步改善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管理体制。

  谈及2012年企业发展“最困难”的原因,国研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赵昌文分析说,国内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回调,各种快速增长中被掩盖的矛盾将不断凸显。

  他称,中国企业将面临国内外市场需求双双疲软、劳动力成本节节攀升、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土地供应日趋紧张、人民币不断升值、环保成本进一步加大等诸多挑战。

  金融机构美银美林最新预测也称,2012年中国经济的最大风险是出口,出口增长幅度将从今年的20%下降到10%。如果欧盟经济预期进一步下调到负2.5%,中国的出口可能是零增长。

  “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贸易保护与贸易投资摩擦将可能成为国际市场的常态,这无疑是中国出口企业难以回避的严峻现实。”李伟说。

  实质上是经济结构问题

  报告列举的几点包含:能源、资源及其大宗商品高位振荡,原材料价格上涨;长期的低工资水平和人口红利减弱,导致劳动力的成本补偿性上升;物价上涨的内外压力交织和融资难且融资成本高,导致部分企业资金链更趋紧张。

  李伟指出,中国经济总需求有所下降、经济增速下滑而带来的部分产能过剩以及企业亏损风险将会增加。

  他说,去年温州、鄂尔多斯[11.80 4.80% 股吧 研报]出现了一些企业家“跑、跳、吊”的现象,出现了社会上乱集资的资金断裂。表面上看是一个金融问题,实质上是经济结构问题。再说的具体点,是实体经济和投机性的虚拟经济两者矛盾点的激发。

  报告认为,2012年如果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容易恶化通货膨胀并带来资产泡沫,最终导致“泡沫破灭”,但在总量控制的同时,必须通过实施结构性调整,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

  国务院参事、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说:“我个人认为微调、灵活性等主要是针对现有体制的缺陷,不能很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所以我们迫不得已地采取了一些信贷结构政策、行政措施等等来弥补这样的缺陷,比如说对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税收信贷政策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