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跨境人民币业务有新突破

发布:2013-02-28 09:3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授权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担任新加坡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至此,由央行在境外选定的首家人民币清算行尘埃落定...

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授权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担任新加坡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至此,由央行在境外选定的首家人民币清算行尘埃落定,为今年促进人民币双向流动再辟新渠道。截至目前,港澳台、新加坡已先后设立人民币清算行,人民币正越来越多、源源不断地注入海外资金池,人民币的国际流动性逐年增加。

2012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年,随着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制度的不断完善,银行的人民币国际业务产品逐步增多,但中国工商银行国际业务部相关负责人认为,只有人民币产品更丰富、使用便利化,境内外投资者才能放心大胆地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才能更好地建设和完善人民币的双向回流机制。

人民币业务成新增长点

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2.94万亿元,同比增长41.4%。从最初的贸易结算,到人民币投资,虽然使用规模仍然有限,但人民币的国际使用范围正逐步扩大。

此次获得新加坡清算行资格,是工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工行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工行新加坡分行成立于1993年,是工行成立的第一家境外机构。新加坡分行拥有人民币结算、人民币贸易融资、人民币代发工资、双币信用卡等一系列人民币产品。2011年3月,工行在新加坡成立当地首家人民币业务中心。截至2012年末,工行新加坡分行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较上年同期增长107%,人民币资产、存款在整个分行的资产与存款中均占有重要比重。目前工行新加坡分行持有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颁发的特许全面银行牌照,已成为当地主流商业银行之一。

除了在新加坡拓展人民币业务,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工行多次由行领导率团赴境外进行人民币业务宣讲。在伦敦、巴黎、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悉尼、莫斯科等重要金融城市,工行邀请当地颇具规模的银行与企业代表参加宣讲会。据工行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工行每一次的境外人民币宣讲场面均颇为火爆,“宣讲会参会人员几乎都在数百人左右”。人民币在境外的受关注程度不断攀高。

日前,工行宣布,其境内外机构在2012年办理的跨境人民币业务量已经超过1.5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近7成。“在工行境外机构所有的收入中,有20%来自人民币业务,占比很高。”

人民币产品亟需丰富

2011年,世界银行发布《2011全球发展地平线》报告,该报告主要作者之一的曼苏尔·戴拉米当时表示:“到2025年,全球最有可能出现的储备货币体系将是一种以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为核心的多元货币体系。”也就是说,人民币届时将有可能与美元、欧元呈现三足鼎立的比肩之势。

尽管国内外各种预测为人民币国际化不断带来利好,但目前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排名第14位,市场占有率仅为0.56%,人民币在海外交易量虽呈几何式增长,但市场占比仍与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对称,所以不可盲目乐观。工行相关业务负责人指出,相比美元等其他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货币,人民币作为一个新兴结算支付币种,目前仍然面临产品不够丰富、资本项目管制没完全放开等限制,“毕竟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才经历了不到4年的时间,其产品种类和使用量上的爆发都需要一个过程,这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分类,资本项目有43个子项目,我国目前可兑换和限制较少的项目约占2/3。目前,人民币已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管制正在逐步放开。工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人民币的回流还有一些阻碍,并不十分顺畅,严格的限制条件可能会让境外潜在使用者仍有顾虑,“那些还没有完全放开监管的资本项目可能是大家关注的重点”。

2012年年底,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资本项目信息系统试点及相关数据报送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自2013年1月14日起,在辽宁、浙江(不含宁波)、陕西、大连共4个地区进行资本项目信息系统业务试点,试点内容包括试点地区外汇局为辖内主体办理的各类资本项目业务以及境内银行在全国范围内为试点地区主体办理的各类资本项目业务。在资本项目数据报送的安排上,报送试点将首先从中国工商银行开始。工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工行在人民币国际化上有很多突破,让国际接受人民币亦是商业银行的责任。

截至目前,中国工商银行已在3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境外机构,覆盖区域在境内商业银行中位居首位。工行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道:“去年是工行国际化20周年,境外资产和利润的增速均高于工行业务的平均水平。虽然资本项下业务量在整个跨境人民币业务量中占比不大,但是增速很快,未来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