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应着力防控城镇化业务面临的特殊风险

发布:2013-01-28 编辑:2013-01-28 来源: 金融时报
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新型城镇化建设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主要任务之一。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

访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

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新型城镇化建设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主要任务之一。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对于银行业来说,城镇化是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和引擎,同时,面对新的金融需求加大服务创新,则又有利于银行自身的转型。那么,银行业在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把握好信贷投放的力度和方向?怎样管控好潜在的风险?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

记者:对于银行来说,在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信贷投向上的切入点在哪里?

宗良:银行未来信贷投向的切入点应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适当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随着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城镇居民对于基础设施的要求将加快。未来基础设施的投资对相关资金的需求十分巨大。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是完善基础设施的重要条件。

第二,加大城乡一体化中产业融合的支持力度。一方面,对工业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进行金融支持,如固定资产投资、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及市场信息的收集等;另一方面,对农业现代化的前期资本投入提供贷款等资金支持及咨询服务。顺应中小城镇产业转移升级、产业链整合的趋势,支持区域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

第三,支持创新性企业的发展。城镇化需要有活力的微观经济主体的支撑,工业化需要与城镇化同步发展,在旧有模式不可持续的情况下,以知识密集型、创新型、新能源为标志的创新性企业将成为未来城市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金融机构需对其加大支持力度。

第四,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农村个人信贷发展。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将带动储蓄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银行应着力支持村镇居民生产经营和消费升级,拓展消费金融供给渠道,发展城镇化住房按揭贷款、个人综合授信和消费贷款等业务,开发多样化的消费金融产品等。

记者:观察近期各地陆续推出的规划方案,无不把基建投资放在首位,今年大量此类项目的启动将产生大量的信贷需求,实际上,近期要求放松银根的呼声已经不小,面对这样的形势,今年银行应如何把握信贷投放的力度和重点?

宗良:银行应该以国家宏观政策和发展需求为导向,科学把握信贷投放的总量和方向。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银行应按照国家政策的要求,努力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资金。信贷投向将会以服务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作为重点,权衡风险和收益,支持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支持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等。

2013年银行信贷增长将保持相对平稳,总体规模预计在8.5万亿元左右。考虑到贷存比和资本充足对银行贷款能力形成约束,银行贷款投放将继续持审慎态度。银行对房地产贷款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潜在风险应保持警惕,对房地产贷款和地方基建平台贷款按比例严格控制。而新兴行业信贷增长点的发掘、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会有一个过程。

记者:目前由于土地收入下滑,地方财力有限,民间投资乏力,有分析认为,银行信贷或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资金来源。在目前上一轮刺激政策的后遗症尚未消退,银行不良反弹压力仍存的情况下,银行业支持城镇化建设可能面临哪些风险点?又该如何有效规避这些风险?

宗良:应当说,新型城镇化融资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当盲目推进时更是如此。但在坚持科学、审慎和稳步的前提下,推进城镇化的总体风险还是可控的。银行业支持城镇化应注意关注以下风险点:

一是与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挂钩的政府平台及房地产贷款风险。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虽经过近两年的规范和清理,贷款在不断收缩,但潜在风险仍然存在。在房地产调控方向不变的背景下,仍然存在部分企业由于资金断裂而造成不良贷款的风险。

二是对新兴企业信贷支持的风险。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性企业的信贷需求急剧增长。这些企业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较大,有时也可能出现项目重复建设,如果无法科学地评估企业的信用违约风险,银行相关的信贷质量将会受到一定影响。

三是创新金融产品的风险。在适应城乡需求创新出各种新型金融产品时,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也可能有所加大。

要规避和管控好这些潜在的风险,首先,应建立健全支持城镇化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城镇化涉及基础设施、土地、规划、住房等多个方面。银行应制定与城镇化发展相匹配、结合自身优势的特色化发展战略,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通过提供综合的金融服务实现业务和收益的平稳增长。

其次,完善风险控制方式。在做好常规风险防控的基础上,银行应着力防控城镇化业务面临的特殊风险。比如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严格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落实差别化房贷要求,加强名单制管理和压力测试;对于新兴企业信贷所带来的风险,研究新的风险控制办法,并努力提供信贷、咨询等全面优质服务。

第三,加强信贷的贷款条件和监督管理。银行可以通过培育一批信用度高、低风险的优质客户,审慎调整行业准入门槛,或采取创新担保方式,加强贷前、贷中、贷后全程信贷监管,加强与第三方如保险、担保公司合作,分散风险,来防范支持城镇化进程中的相关业务风险。

记者: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不少银行都在调整业务结构,新型城镇化能否为银行转型带来助力?

宗良: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而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商业银行的利差将趋于收窄,对主要依赖存贷利差收入的传统经营模式将形成较大冲击。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和差异化竞争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新型城镇化促使商业银行的服务方式从“供给领先”型向“需求追随”型转变。一方面,城镇化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新的融资需求,减缓了银行净利差收入的压力;另一方面,城镇化使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加大创新力度,主动满足新的金融需求,并注重构建跨越传统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综合经营平台,推动商业银行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