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国际时评:货币宽松政策的再思考

发布:2013-01-28 编辑:2013-01-28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月25日电(记者金旼旼)自从日本央行22日宣布新宽松政策之后,关于全球货币战争的争论愈发热烈。

  新华网北京1月25日电(记者金旼旼)自从日本央行22日宣布新宽松政策之后,关于全球货币战争的争论愈发热烈。

  24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加入论战,对宽松货币政策表达了担忧。

  在讨论当今全球三大央行史无前例的宽松货币政策时,货币战争是最抓人眼球的概念,但可能也是最容易误导人的概念。

  所谓货币战争,一般是指多国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压低本国货币以刺激出口、转嫁危机,导致不同国家货币汇率竞相贬值的现象。这种损人利己的国际金融政策博弈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但在当前形势下热炒货币战危险,多少有些夸大其词。

  首先,如今央行难以通过货币政策操纵汇率。汇率和商品价格一样,由市场决定,并不是央行或其他决策部门能单独决定的。贸易差额、经济竞争力、通胀率、市场风险情绪变化,甚至地震这样的偶然事件,都会对汇率走势造成影响。可以说,汇率走势是诸多经济因素和偶发因素合力影响的结果。

  从次贷危机发生至今,主要货币并未出现单边大幅贬值,汇率走势也未脱离经济基本面。例如,虽然日元近期快速下跌,但这是对此前快速升值的修正,日元对欧元汇率水平仍高于危机前;虽然美联储出台了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但反映美元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的美元指数如今反倒高于2007年水平。

  其次,在全球化的今天,货币贬值未必能促进贸易和经济。因为国际产业链已经把各国经济串在一起,全球贸易有60%属于中间贸易,各国已不可能像在全球化之前那样采取货币贬值的办法促进本国贸易和经济了。例如中国每出口100美元商品,其中60美元是进口来的零部件和原料,如果货币贬值,则意味着进口更贵,出口便宜,得不偿失。

  花旗银行研究显示,历史上美元和英镑的长时间贬值并没有改善他们的贸易和经济状况。这也是为什么日本财政当局在日元快速贬值后发出警告,希望避免汇率过快贬值伤害经济。

  事实上,货币战争只是全球超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带来的一种风险,它切实存在却又无需过分担忧。真正值得担忧的是量化宽松政策的另一些副作用,如刺激金融泡沫、加剧未来通胀风险、降低经济结构改革动力、加大国际资本流动风险等等。换言之,超宽松货币政策值得担忧的问题是会否造成经济“内伤”,而非货币战这样的“外伤”。

  货币战争之所以“被夸大”,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将量化宽松政策的多重影响简单地归纳为汇率问题,将一国货币决策的复杂动机简单地归纳为国际博弈的阴谋论,容易误导人们的反思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