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破解

发布:2012-12-26 编辑:2012-12-26 来源: 金融时报
12月20日,北京金融街。当民生银行行长洪崎高调宣布“截至今年11月底,民生银行小微贷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时,距离该行去年6月份召开的“小微贷款余额超过2000亿元”发布会已过去17个月。&ldqu

12月20日,北京金融街。当民生银行行长洪崎高调宣布“截至今年11月底,民生银行小微贷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时,距离该行去年6月份召开的“小微贷款余额超过2000亿元”发布会已过去17个月。

“17个月,似乎比我们预期的要长。”洪崎坦言。然而,在今年宏观经济不景气、企业经营环境困难、银行贷款风险不断加大的背景下,这1000亿元不仅意味着小微金融50%的规模增长,它对于民生银行乃至所有从事小微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主动降速 没有水分的3000亿元

从2009年宣布全面进军小微金融领域,到如今小微贷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民生银行在4年时间里,将市场规模做到了全国股份制银行的一半,而贷款不良率不到市场平均值1.1%的一半。

面对外界“3000亿元是否有水分”的疑问,洪崎表示毫无压力。

“这是民生银行独特的商业模式决定的。”他说,民生银行对于大、中、小以及小微企业在评审通道上有严格的区分界定,小微企业贷款采取批量化、规模化方式整体开发,不做“散单”,并且全部是在支行完成。另外,从衡量小微业务的另一重要指标——客户数量看,民生银行目前小微贷款客户数已突破21.8万,全行小微客户数已超过91.5万户,较年初新增100%。

实际上,对于民生银行来说,比3000亿元这一量的突破更值得欣喜的是质的提升。面对年初以来的宏观经济波动和江浙地区出现的敏感风险事件,民生银行在今年上半年对小微信贷业务主动降速。资产风险高潮过后,该行小微业务重新发力,三季度信贷增量超过前两个季度信贷增量之和。这背后的抓手就是“小微金融提升版2.0”。

据民生银行零售业务部总裁赵志敏介绍,与2009年2月最早推出的小微企业贷款“商贷通”相比,小微金融2.0提升版从五个方面作出了重大提升:一是全面拓展服务范围;二是进一步主动提高保证、信用等非抵押方式在贷款结构中的比重;三是改进授信定价体系;四是加强售后服务;五是优化运营模式。

通过业务提升,今年新增客户基本上都是围绕“一圈一链”——商圈和产业链进行开发,不仅显著降低人工成本,而且业务从单一贷款转向为小微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目前,在该行91.5万小微企业客户中,非贷款户已占到了绝大多数。

与利差贡献相比 更看重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

3000亿元的贷款规模对民生银行的利润贡献有多少?

对于这一提问,洪崎表示,小微业务的成本利润核算比较复杂,需要新的核心管理会计系统上线后才能给出清晰的数字。“做小微业务需要通过贷款差异定价来覆盖风险,目前利差在3%左右,总的来看还是挣钱的”。目前,市场上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平均在15%以上,民生银行这部分贷款定价不到9%。“作为商业银行,我们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

民生银行行长助理林云山进一步表示,单纯从财务指标上看,小微贷款收益率并不比其他贷款高多少,但银行更看重的是小微企业带来的结算和其他个人业务。目前,该行小微企业结算量快速增加,结算产品“乐收银”机具数接近30万台,全年的小微企业资金结算量超过1万亿元,并且“乐收银”的收款总量远远大于付款总量,为银行提供了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此外,其小微个人账户中,金融资产10万元以上的贵宾客户在年底预计达到14万户,占全部小微个人账户数的15%。

“在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我们更强调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林云山对记者表示。从“大数法则”、“批量化、规模化”,到成立小微专业支行和小微企业城市商业合作社,今年以来,民生银行小微金融服务在服务模式和组织架构上进行了探索和突破。

按照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所说,小微金融服务必须要全面深刻地体现“专业化”,只有“专业化”才能控制住风险。按照这一要求,截至今年11月,民生银行总行认定的小微金融专业支行已达到50家。这些专业支行根据产业链、行业以及商圈,分别定位于海洋渔业、建材、家纺、商贸、粮食、皮革、林木进行深度开发。目前,支行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为2.71%。,远低于全行平均水平。

此外,以“抱团发展、创造多赢、共同超越”为宗旨,2012年民生银行首创了小微企业城市商业合作社,以行业、商圈、社区为单位,以支行为节点,以城市为基础,打造全国性的增值服务平台。截至11月末,民生银行组建小微企业城市商业合作社超过2000家,会员近8万人。

以小微金融为突破口 推动银行业务结构转型

谈到小微金融的未来,洪崎表示,将放在全行战略的重中之重。2013年,全行新增贷款额度的60%将用于小微贷款,到年底小微贷款余额突破4000亿元。

按照“做民营企业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高端客户的银行”的战略定位,今年下半年,民生银行董事会开始制定《五年发展纲要》。未来全行发展战略将强力聚焦小微金融。对此,董文标表示,要以小微企业金融为突破口,实现传统零售银行和产业链金融的两翼突破,深度开发。通过金融服务商业模式的转换,把分行做强,把支行做大。未来五年,小微金融服务要占全行业务的半壁江山。

“到2015年,我们希望能有200万的小微客户享受到全方位的现代化的金融服务。”洪崎表示。随着这些小微客户群成为民生银行理财业务、信用卡业务、私人银行业务和公私联动业务新的增长点,以小微金融带动传统零售业务的发展直至银行业务结构转型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