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遭遇内外交困 钱快花完项目没眉目

发布:2012-11-08 10:20 来源: 《环球企业家》杂志
“内外交困”成为目前中国中冶所面临境况的真实写照。三年前,设立于2008年12月1日的中国中冶,于2009年9月21日和24日分别在上交所和港交所挂牌交易,募集资金净额为183.59亿元和155.85亿港元,成为当年全

“内外交困”成为目前中国中冶所面临境况的真实写照。

三年前,设立于2008年12月1日的中国中冶,于2009年9月21日和24日分别在上交所和港交所挂牌交易,募集资金净额为183.59亿元和155.85亿港元,成为当年全球第二大IPO,仅次于中国建筑。在设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匆匆上市,中国中冶成为国内被特批上市中的一家。

但烟花易冷,短短三年时间,中国中冶的经营却陷入困境。截至2012年上半年,中国中冶A股募集资金已使用133.22亿元,H股已使用资金108.54亿港元。弹药消耗大半,却鲜有募投项目实现收益。由于在海外的兰伯特角铁矿大额资产减值计提以及财务费用攀升,中国中冶在今年上半年录得亏损1.86亿元。

而被中国中冶寄予厚望的堪称世界尚未被开发的世界第二大铜矿—阿富汗艾娜克铜矿,由于种种原因,现在也变得前景渺茫;旗下已经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ST锌业由于银行贷款到期无法偿还,已成为资金黑洞。当年上市被当做最大卖点之一的资源开发板块前景堪忧,且早已从第二大主业沦为第三大主业。

作为中国中冶看家本领的工程承包业务,因为在中信泰富(00267.HK)澳洲项目成本超过业主认可的合同总金额,面临成本无法收回的风险,此前也因该工程延期爆出面临巨额赔偿的事件。也因此,中国中冶被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在2011年年报和2012年半年报中均出具了带强调事项的审计报告。此外,其现在的第二大主业设备制造,也因为国内同行强有力的竞争而萎靡不振,房地产板块则因为宏观调控而出现下滑。

“中国中冶是由冶金部原来的大杂烩企业合在一起组建的,且之间都是互相竞争的关系,内部关系错综复杂,公司治理混乱。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教授许中波如是表示。

10月26日,中国中冶A股和H股股价分别报收2.07元人民币和1.46港元,仍在净资产下徘徊。不久前的9月下旬,中国中冶管理层启动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增持行动,包括董事长在内的258人合计增持逾1100万股。但管理层的信心也许仅仅是一种信心,面临困局的中国中冶,仍需寻找出路。

触礁

消息称,中国中冶被爆出可能被中信泰富索赔29亿元。起因是中冶承包的中信泰富在西澳的赛诺铁矿项目未能按合同约定的8月31日前使第一条生产线投产。如此,中信泰富则有权按照合同价格的0.15%向中冶按日索赔,每日赔偿额高达500万美元,最高赔偿额为5.3亿美元。由于中信泰富称最快11月才能投产,可能再度延期3个月,中冶的赔偿额将高达4.5亿美元(合约29亿人民币)。

不过,中冶内部权威人士亦表示:“中信泰富的项目应该会内部协商解决,不会对中冶造成太大的财务冲击。”截至目前,中信泰富亦未明确表示要向中冶索赔。

“中信泰富迟迟不能投产,主要可能不是因为中冶没有把生产线建设好,真正的原因是矿开采出来都是亏损的,所以采取了能拖就拖的策略,如果钢铁市场好的话,可能早就开工了。”兰格钢铁网分析师张琳表示,“中冶自己可能也清楚,这更像一出双簧。”

作为国内最大的冶金工程包工头,中冶还面临无法收回自己工程款的风险。

因此项目,中冶2011年年报和2012年中报被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连续出具了两份带强调事项的审计报告。普华永道认为该项目累计发生的成本已超过业务认可的合同总金额,该合同最终会否出现损失取决于对项目成本的专项审计结果,因此具有重大不确定性。

截至目前,该项目合同金额已增加至34.07 亿美元,而中信泰富认可的合同金额为30.25亿元。截至2012 年6 月30 日,总包方中冶已完工未结算金额扣除从业主收到的预收款为人民币29.64 亿元。

赛诺铁矿项目,中冶不仅是承包商,而且还是持20%股份的股东,该项目开工6年,至今颗粒无收。截至6月底,该项目开支涉及78亿美元,与2009年预期的42亿美元相比,超支86%。

除了承建项目面临不确定性风险,中冶自己的矿山资源也有巨大隐患。

中冶上半年录得亏损1.86亿元,主要是中冶对自己在澳大利亚的兰伯特角铁矿计提了18.09亿元的资产减持损失。

兰伯特角铁矿为中冶于2008年所收购的海外资源项目,总投资额约为37.73亿澳元(合约人民币249亿元),设计产能为年产铁精矿1500万吨。

不过,中冶2012半年报仍称:澳大利亚兰伯特角项目地质补勘工作已完成,资源储量增加至19.15 亿吨;环评大纲已经获批,环评报告递交至西澳环保局。

该项目也一再拖延,中冶曾在招股书中披露,原计划在2011年开始建设兰伯特项目,基建期为2年。后来又延迟至2012年中期开工,计划2015年投产。

有媒体援引中冶内部人士的观点称:兰伯特角铁矿或面临撂荒,因为该项目并不具备开采条件。

资源失色

作为上市时的最大卖点之一,如今中冶的资源板块已是黯然失色。

10月21日,中国中冶总裁沈鹤庭在阿富汗总统府见到了总统卡尔扎伊,讨论的话题是中冶的心头病艾娜克铜矿项目。中冶一内部权威人士用“倒霉”来形容2008年购置该铜矿一事。

艾娜克铜矿位于阿富汗南部卢格尔省,因多年战乱一直未开发。其矿区原位矿量达到4.83 亿吨,铜平均品位为1.85%。中冶集团和江西铜业(21.09,-0.42,-1.95%)组成的投资联合体于2008年获得该铜矿的开采权,计划总投资约43.91亿美元。目前因文物挖掘等原因,项目被迫暂停。该项目也是中冶募投资金的第一号项目。

招股书显示,该项目2008年下半年启动建设,建设期为5年。“按目前的情况,2014年投产基本是不可能的。”中冶董秘办一人士透露。

“以我们搞矿业的经验来看,目前的情况下,2014年投产确实比较困难,但那个矿资源非常好,开采难度也不难,这个项目投了不少年了,但我们原来向股东会申请的钱还没用完,目前还是在做前期的准备工作。”江西铜业董秘潘其方称。

中冶2012半年报显示,影响项目推进的主要因素仍然是阿富汗政府负责的文物发掘、土地征用和村庄搬迁以及安全保卫工作。

“艾娜克铜矿这个项目投得有点急,主要是看重这个矿储量大,我们也是响应国家号召,在海外搞资源性收购。”前述中冶内部人士表示。

项目的进展还受到另一因素的制约。“阿富汗政府对这个项目是支持的,但是到地方上,因为涉及到各个行政部门,花费太大。目前项目还需观望。”该人士说。

另外一个担心则是安全问题,“因为美军要撤军,害怕塔利班重新回来。”

预计未来三到五年会投产,前述中冶内部人士透露,“如果不行,中冶也可能考虑引入别的外资矿业企业一起做,分散风险。”

此外,中冶在海外还拥有阿根廷的希拉格兰德铁矿、瑞木镍红土矿、巴基斯坦山达克铜金矿、杜达铅锌矿等矿产资源,但都是些规模较小的小矿山。其中希拉格兰德铁矿由于开采难度大,且不高,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记者在2012半年报中已经找不到希拉格兰德铁矿的名字。

上市伊始,中冶给资源开发板块设立了“以金属矿产品为主,以国内稀缺资源为主,以境外资源开发为主”的业务定位,进行矿产资源的开发及加工。在张琳看来,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国内的资源早被瓜分完了。”

2012年上半年,资源开发板块的营业收入为36.7亿元,占比仅为3.43%,比重较上年同期降低2.78个百分点。这里面还包含了国内的冶锌和多晶硅业务,其国内二级子公司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市子公司*ST锌业,201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4亿元,占资源开发业务板块收入的比例达到66%。

“中冶进入海外铁矿资源收购的时间点不对,那时铁矿石价格已经非常高,收购成本非常高,而且好矿山资源早都被瓜分完了,只剩下些边缘地区的烂矿。”中冶一设计院的工程师表示。

“当时搞资源开发,也是想盈利多元化,但由于没有经验,所以栽了跟头。”前述中冶内部人士说。

而这在中冶财报中对主营业务的描述上也得到了佐证:资源开发从2010年报开始,已经从第二大主营业沦落到第三位,其他主营业务分别为:工程承包、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

主营承压

除了资源开发,中冶的其他三个业务板块目前也处于疲弱状态。

“工程承包这块的利润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高,四万亿之后,国家大型冶金项目的政策一直在变化,盈利很不稳定。”前述中冶内部人士表示。

2012年上半年,工程承包业务完成新签合同额1054 亿元,同比下降17.30%。“这是钢铁行业的大环境决定的,该建的工程也已经建完了,不会再有大量的大工程出现。”张琳说。

面对困境,中冶宣称要加大海外营销力度,提升海外收入比重是中冶的发展战略之一。但这也只是看上去很美。

“国际化人才奇缺,操作起来很费劲,由于业务基本在越南、巴基斯坦等落后国家,这些国家的工业基础落后,采购成本极高,很多国家没有熟练的施工人员。”中冶的一位工程师说,“在国内建个钢厂,可能大半年就投产了,但在国外一弄就是三四年,甚至四五年。”

2012 年上半年,中冶境外营业收入为57.26亿,占营业收入比重为5.5%,其中主要有西澳赛诺铁矿等工程承包业务以及巴基斯坦山达克铜金矿的资源开发业务。

“国外工程项目报价比国内市场报价要高,但比欧美承建企业的报价低,盈利的方式还是通过总承包带动国内的设备出口,这也是海外工程承包盈利的一块。”该工程师说。

已经上升到第二主业地位的装备制造业也长期不见起色,2012年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实现营收58.46亿,同比下降10.75%,占营收比重仅为6.17%。其所属中冶京诚(营口)装备技术有限公司也已经停产。

“装备制造业这块,我们还需要积累经验,毕竟做装备制造的央企也不少,要找到差异化的盈利点才行。”前述中冶内部权威人士说。

在他看来,中冶目前的重点仍是夯实传统工程承包业务。

冶金工程建设是中冶的看家本领,但由于钢铁行业的调整,中冶也一直将扩展“铁公鸡”等非冶金工程建设项目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从经营结构上看,中冶的冶金工程承包业务在工程承包板块的收入比重已经从2008 年的67.68% 下降至2012 年上半年的48.00%。房屋建筑、市政公用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等非冶金工程承包业务的规模已经超过冶金业务。

不过前述中冶的工程师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作为央企,有国家使命在里面,大搞铁路、房屋建筑会偏离主营方向,未来中冶还是应该放在冶金工程这块。”

财务困境

钱快花光了,项目还没有眉目。

2009年募股时,中国中冶所宣称的投资项目,按照轻重缓急,A股和H股均将资源开发项目放在第一投资序列。

但截至2012年上半年,作为A股和H股重头投资的一号项目,艾娜克铜矿投产仍遥遥无期,未来面临巨大不确定性;A股募投的瑞木镍红土矿项目,25亿募集资金已经全部投入,工程目前总投入100.96亿元,但仍未产生任何收益;H股募投的阿根廷希拉格兰德铁矿项目,目前仍没有摆脱亏损。

不仅仅资源板块,其他板块也鲜有收获者。A股募投的11个项目,只有浦东高行地块开发项目累计实现收益5.9亿;而H股的海外资源开发、海外建设工程、潜在海外资源收购三大募投板块则显示仍处于投入期。

截至2012年上半年,A股183.59亿元募集额已经用掉了133.22亿元,H股155.85亿港元的募集额也已经消耗掉了108.54亿港元。

随之而来的是中冶财务状况的日益恶化。

中冶上半年利润下滑的另一大因素是财务费用的大幅攀升,2012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21.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01%,财务费用同比大幅攀升33.44%。截至2012年上半年,其资产负债率为83.41%,而2011年末这一数据为82.48%,主要是因为应付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的增加。

与2009年相比,贷款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信用和保证借款比重下降,抵质押贷款比例明显上升。截至2012年上半年,短期借款中,抵押和质押借款为47.66亿元,信用借款为46.73亿元。

此外,中冶还通过信托渠道获得长期融资,今年内到期的金额前五名的长期借款均为信托借款,涉及中海信[微博]托、昆仑信托和中信信托,总计55亿元。

而中冶控股的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葫芦岛东方铜业有限公司,为葫芦岛有色的子公司*ST锌业提供担保的多笔银行贷款发生逾期。截至目前,*ST锌业累计发生贷款逾期28.18亿,是其净资产的23倍多,其中中冶相关担保项下对应的贷款逾期累计14.02亿。

2007年中冶入主*ST锌业,本想通过一系列资源整合提升*ST锌业盈利能力,但中冶入主5年,却4年亏损,目前已累计亏损28亿,并两度披星戴帽。今年若继续亏损,则可能面临退市风险。

*ST锌业财务总监王文利表示:“目前正在跟债权银行进行协商,希望能够展期。”

该公司董秘刘建平透露,已经寻求大股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但还没有进一步的情况披露。

外界也纷纷猜测,已经严重资不抵债的*ST锌业,重组或是未来的出路。中冶入主后,迟迟没有注入外界期待的矿山资源。

王文利亦称:“我们未来的方向,还是想能够拥有自己的矿山。”但未来大股东层面的动作,王文利表示自己并不知情。

治理之乱

作为上世纪国务院机构改革和组建大集团的产物,中冶母公司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由冶金部旗下的勘察、施工、设计企业组建而成,而每个企业又有各自庞杂的体系。设立中国中冶后,大多数企业股权关系得到继承。截至目前,中国中冶在境内外有63家二级全资及控股子公司、1 家二级参股子公司。

“中冶看起来不像一个企业,而是一个大杂烩的集合,是冶金部当年拆分时,一些杂七杂八的企业拼凑在一起的,自身协同能力不强,各自为政,业务重叠严重。”许中波说。

业务的重叠导致了低效的竞争和消耗。“比如搞海外营销的中冶国际和中冶海外,在经营上,其本身也没什么大的区别;此外,施工单位里面也是什么都有,比如海外业务、装备制造、勘探、设计等等,二级子公司的业务极其庞杂。”上述中冶内部人士称,“国内目前是完全竞争状态,国外则会有一些协调和划分,但这也不是明面上的东西。”

该人士还表示:“作为不经营具体业务的控股母公司,中冶对下面子公司的控制能力不是很强,子公司独立核算,类似于承包这种意思,比如子公司要在海外投资,只要把可行性报告等资料走一趟流程报批,只要公司认为合理,就肯定批了。”

“这种一盘散沙的企业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能赚钱,但在经济走下坡路的时候,就会面临亏损风险。”许中波如是说。

不过,前述内部人士亦强调,作为央企,中冶本身有很多非企业职能,承载了很多国家战略层面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