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逸星:上海为何不设立区域性银行

发布:2012-10-31 16:00 来源: 和讯网
2012年10月30日-31日,2012全球CEO发展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和讯网全程直播。大成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主任刘逸星表示尽管上海号称建立成世界性的金融中心,但是上海整个金融业的管控过严。他举例说“200

2012年10月30日-31日,2012全球CEO发展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和讯网全程直播。大成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主任刘逸星表示尽管上海号称建立成世界性的金融中心,但是上海整个金融业的管控过严。他举例说“2001年的时候,像台湾这么小的地方,本地银行有54家,地方性金融机构有324家,很多县城都有自己的地方性银行,但是在上海有没有见过本土银行”,他反问“上海号称是一个世界金融中心,每一个区域经济总量都这么大,为什么不设立虹口银行,奉贤银行?”

以下为文字实录

刘逸星:各位来宾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跟大家沟通。我们知道从亚当斯密开始国富论的理论以来,在经济法律界尽管有像三种,如果这样的经济学派的观点以及像波斯纳的观点,这样自由经济的观点跟成本经济学和边际学的观点始终没有办法达到地位。任何一项金融制度的发展必须在法律的基础上,从利润到法律制度然后到实践层面,从大的方向而言,从法律角度思考金融制度很有意义。我今天要讲为什么希望从两岸三地金融制度比较思考问题呢,本身我的律师事务所在台湾、香港都有分支机构,我对台湾和香港有很多考察,尤其身边朋友不是到香港去买房子就是生孩子,显然两岸三地金融发展是很密切的。这种密切程度仅仅是一方面,更大方面未来金融业的发展,香港跟台湾的金融制度有很大的意义。

当我们要评价两岸三地的金融的时候首先要考虑金融的法律环境到底怎么样,我们改革开放走过很多年,但是这样的法律环境到底怎么样呢?前天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南京多家银行委托催债公司讨债,也就意味着作为国有银行的控股对中国法制银行没有信心,在这种制度下所以说金融从法律角度有一种悲凉。究其原因从大方向将有可能是民主方面的原因,有可能是宪政方面的原因。银行法并没有限制民营企业进入银行业,但是限制过程中这种行政管理行为显然是危险的,中国如果有宪法法院,民营企业打一家官司就可以控股银行了。第二个小的方面来看,之所以金融法制倒退很可能跟通胀有关,当一个法官看到保姆的工资要上涨,面条又涨价的时候,这个法官对未来没有预期,没有预期会产生恐慌,这样一个司法提一下难以保证司法的独立跟公正。另一个方面是社会民众的意识,民众受到西方思潮影响非常大,但是有一个反差,当他维护自己利益的时候拿西方标准,履行职责的时候并没有西方的契约精神。第二个层面是政府,当政府要管制银行业他一定是东方的管制标准,当他出了问题之后政府并没有东方的责任谨慎,不承担金融业的责任精神。整个大陆法制环境是一个变革时代,多元时代,不管金融人士还是法律人士都是浮躁的状态。

第二个方面,我们评价整个金融业的发展,我们以上海为例,尽管上海号称建立成世界性的金融中心,但是呢,上海整个金融业的管控过严,而这种过严的角度我们来做一个比较,2001年的时候,像台湾这么一个小的地方,本地银行有54家,地方性金融机构有324家,很多县城都有自己的地方性银行,但是在上海有没有见过本土银行,都没有,你号称是一个金融中心,每一个区域经济总量这么大,为什么不设立虹口银行,奉贤银行。第二个例子是担保业,这在上海去年担保业在审批过程中去年批了40家,福建省有1400家担保公司,福建省1400家担保公司仍然存在也存在生存,为什么上海只批40家呢。你们金融办为什么要管控,事实上管控的结果老是出问题,目前几十家担保公司过半出现金融危机,这样的事例说明中国的金融法制环境如果沿着管控的行为危险会越来越大。这是简要对大陆环境做我个人的评判。

第二个从历史来看,大成所你可以很不喜欢也可以批评他,昨天新闻也看到周永康也来了我们律师事务所,你可以不喜欢他,但是美国很喜欢,美国一家150年的大所决定跟我们合并,他也同意把大成名字挂在律师所前面,并不是我们这波人很有能耐,也并不是我们律师超过美国律师,是因为他们看好中国的经济,我们大成所正是因为亚洲第一大所,有这么大一个市场在,这么大的规模在,从这样一个面向也可以折射中未来中国市场对世界的影响力。第二个方面,大成所在做金融业的过程中也产生较大影响,我们律师很大时间和很大业务上做金融的中介业务,大的企业,国有企业都面临金融的中介问题,但是为什么会让律师事务所做呢。我们金融业每一年律师收入以上海事务所为例,这10年来我们金融部律师费收入在40%以上,有30%是金融业,正是因为金融管控过严变成市场不活跃,只有通过大型的律师事务所降低谈判成本,促成很多金融上的交易。就我个人而言,长时间金融业的投资,30亿都投向金融业。

既然讲两岸三地,台湾金融业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第一个是监管体系,美国从99年开始,英国从01年开始,日本跟韩国从金融危机之后,这样的一些国家陆续采取一元监管结构,中国为什么要分业管理呢,这种分业管理并不是好的管理体系应有的体系,一元管理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当然香港也是特例。第二个,前面嘉宾讲过混业监控的问题,北大博士写了一本台湾监控公司的书,确实对银行业而言不管期货业还是证券业以及银行业,如果允许混业经营的话显然会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对客户来讲我能得到很好的一站式的服务。另外一方面整合资源过程中使得金融行业抗风险性更强,当我期货不行资金可以考虑进入银行业,理财业务疲软可以进入证券业务,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立法界从2000年开始做了立法,2000年立法一次,05年草案一次,到的2011年都讨论过,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推不出台。

第三个是农村金融体制,这里面讲一个数据,像台湾这么小一个地方有1100家农业金融机构,我们要讲三农政策,但是我们金融布点相对于台湾薄弱很多。既然政府在很多方面有不足,但是作为民间企业而言,可以通过民间渠道或者其他渠道加以推进,大成作三年来做了三家,就是通过红潮股在海外上市机构通过TTR方式可以发行老股也可以转让老股也可以,我们成功做了三家,就是台湾TTR的模式。

我们世界整个贸易依赖美元结算,我们作为金融人士和法律人士要考虑在大陆区域,两岸三地是否率先人民币结算呢,如果说有可能或者大力推进的话,意味着我们人民币会对抗,以黄金结算为起点,未来逐步推行人民币结算。在这个问题上,在法律制度层面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金融监管惯性上是不是有这样的思维,愿意推进区域的一同化。总体而言,我觉得中国金融法制建设任重而道远,通过自身的改革中国有重重阻力,希望像两岸三地民间互动也许促进更快一些。我也希望金融业通过民间力量来推动增长,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