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增长新动力

发布:2012-10-30 编辑:2012-10-30 来源: 财新网
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全球经济和商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发达经济体低迷不振,债务负担日显沉重,新兴经济体亦多数陷身滞胀泥潭...
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全球经济和商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发达经济体低迷不振,债务负担日显沉重,新兴经济体亦多数陷身滞胀泥潭。诸多不确定性在前,机遇与挑战并存,无论对于新兴还是发达经济体而言,寻求转型动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均为决策者和市场当务之急。
 
方向在哪里?政界、商界和学者对此孜孜以求。10月23日,2012清华管理全球论坛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举行,其主题便是“世界经济与跨国管理的新趋势”。十余位来自跨国公司的商界领袖、著名院校学者及政界人士参与论坛讨论,深入探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跨国管理和国际团队的崛起,以及全球实业格局的重构等热点议题。
 
增长之忧
 
与会嘉宾眼中的全球经济增长风险依旧。欧洲复苏仍然遥远,美国正面临“财政悬崖”的威胁。而对中国而言,经济结构调整成功与否,将决定经济的增长远景。
 
在百仕通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史蒂芬·施瓦茨曼(Stephen Schwarzman)看来,在竞争力缺失和劳动力成本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欧洲经济很难在短期内见到起色。“我相信要花很多年,(欧洲)才能走完这个艰难的过程。”
 
他认为,巴塞尔资本协议Ⅲ要求银行业更高资本充足率,也将制约欧洲经济的复苏步伐,“如果要将资本充足率提高1倍,怎么做到这一点?可能要发行更多的股票,或者减少分红比例。”但前者无法用财报取信投资者,后者则并不能有太大帮助。那么,惟一的办法就是减少总资产,但这与信贷扩张或经济增长又是息息相关的。
 
谈及中国经济,施瓦茨曼认为,中国目前面临换届,导致很多决定无法及时做出,使得经济增长出现疲软迹象,但这可能只是短暂的现象。“直觉告诉我,中国经济会依旧坚挺。中国经济是非常具有适应性的,下滑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中国也不会允许这种下滑发生的。”施瓦茨曼称。
 
“与增长比起来,我更担心产能过剩的问题。”麦肯锡公司董事长兼全球总裁鲍达民(Dominic Barton)告诉财新记者,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仔细看看,你会发现有多少水泥、钢铁企业?抑制产能过剩可能会增加失业,但中国要实现产业升级,这些就是必须要做的。”
 
伴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攀升,对于中国出口竞争力的种种担忧也浮出水面。在鲍达民看来,中国的当务之急应是提高生产率。“比如大家说墨西哥竞争优势在赶超中国,不仅仅是说劳动力成本,还有千万接受美国教育的产业工人,相对低廉的能源价格。对中国而言,仅仅比较工资水平是没有意义的。”
 
他认为,中共“十八大”后,中国应该加快改革步伐,这将成为决定中国竞争力成败的关键。“不仅仅是金融市场、资源价格、创新和新兴产业等方面,在教育方面,也需要深化改革。只有多层次、大力度的改革,才能让中国继续成为领先的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