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资本项下“减顺差”成效显著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2011年下半年以来,在总局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上海市分局围绕“减顺差”目标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取得显著成效。继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资本与金融项目结售汇出现持续顺差(2010年7月除外)后,自20

   2011年下半年以来,在总局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上海市分局围绕“减顺差”目标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取得显著成效。继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资本与金融项目结售汇出现持续顺差(2010年7月除外)后,自2011年9月起,这一格局发生明显变化,资本与金融项目结售汇连续4个月逆差,至2011年12月逆差扩大到20.79亿美元。2011年,资本与金融项目结售汇顺差为46.15亿美元,较2010年降幅高达51.68%。

<?xml:namespace prefix = v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

   资本与金融项目结售汇顺差大幅减少主要源于以下多种原因:一是资本项目政策有所调整。2011年下半年,总局先后出台了《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完善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支付结汇管理有关业务操作问题的补充通知》(汇综发[2011]88号)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和规范部分资本项目外汇业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1]45号),进一步对外资企业资本金结汇、对外借款等业务作出规范,对于抑制外资流入和结汇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加强监管与窗口指导并举。鉴于资本金结汇是资本项下结汇的主要来源,我分局将规范资本金结汇作为“减顺差”的工作重点。

   主要举措包括:加大政策宣传和培训力度,帮助银行准确理解和把握各项政策规定;利用数据综合利用平台对大额资本金结汇、频繁备用金结汇等业务进行重点核查,杜绝违反政策、违规操作、打擦边球、钻空子等做法;约见部分待结汇金额较高、结汇意愿强烈的企进行有针对性的窗口指导,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下,要求其尽量放缓结汇速度或寻求替代性的财务解决方案。上述举措取得明显收效。2011年8月至10月,上海外资企业资本金结汇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且环比降幅呈不断扩大趋势。

   2011年10月,资本金结汇6.23亿美元,同比下降38.35%,环比下降26.50%,资本结汇率为37.99%,仅为往年平均水平的一半。三是人民币流入对外币流入的替代效应。在操作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借用人民币外债。2011年共办理人民币外债登记70笔,金额合计250.31亿元人民币,减少结汇近40亿美元。四是人民币汇率预期分化。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走高。在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单边升值行情后,自2011年9月起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预期,11月初甚至连续12日触及跌停。汇率走势的上述变化势必削弱企业及个人的结汇意愿,并相应减轻结汇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