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合作加快人民币国际化-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1月1日正式启动,成为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仅次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及欧盟.       对中国来说,建立一个"以我为主"的自由贸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1月1日正式启动,成为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仅次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及欧盟.
对中国来说,建立一个"以我为主"的自由贸易区,长远来说才能摆脱依赖出口美国和欧洲、依靠西方国家成为经济发展火车头的旧模式,而在自由贸易区内除了货物和服务业逐步开放最终达到零关税之外,自贸区内逐步采纳人民币作为结算以至储备货币,令人民币正式走向国际化,也许才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另一重要作用.
人民币因应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反而放弃了早前盯着一篮子货币的做法,改为重新跟美元"挂钩 ".以中国跟美国的庞大贸易量计,人民币在目前的条件下根本无法摆脱美元,唯一出路,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成为国际流通的硬货币,如此才足以在金融领域上减少受美元的羁绊.
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去年10月在华府的一次演讲中谈到东亚、美国和东盟的关系,他说"东盟的共识是美国在东亚依然是不可取代的",但东盟在新的复杂局面中必须找寻新的架构,例如亚太经合会议、东亚峰会、亚太共同体等.李光耀指出,东盟缺乏战略分量,而中国还没有准备好或愿意在处理国际体制方面承担责任,美国依然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和最後的市场.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最终将会触动美国的利益,自贸区因此不是纯经贸合作体系,它还会牵动中国和美国之间长远的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