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转让将盘活巨额资产 助推中国资产证券化和利率市场化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路透上海12月23日电---中国商业银行在今年新增近10万亿元人民币天量信贷以刺激经济後,其资本充足率已不能承受资产负债表急剧膨胀之重.压力之下,建立贷款转让市场的创新思路,提

       路透上海12月23日电---中国商业银行在今年新增近10万亿元人民币天量信贷以刺激经济後,其资本充足率已不能承受资产负债表急剧膨胀之重.压力之下,建立贷款转让市场的创新思路,提供了银行盘活信贷资产、达标监管要求以及再燃发展动力的一条可行之路.

  同时,一个庞大的信贷资产交易池也有望因此逐步形成,从而有利于推进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并助利率市场化前进一大步.

  除了中国央行正拟通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上海筹建全国性贷款转让平台外.据知情人士向路透透露,中国工商银行也开始与天津市政府合作,共建另一个贷款转让平台.

  "贷款转让交易的活跃,在于有两方面的需求:一方面今年银行贷款较多,通过贷款转让,可以满足银行调节信贷规模的需要;另一方面受资本充足率约束,银行也有通过贷款转让来调整贷款余缺的需要."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称.

  华东一从事贷款转让业务的银行人士称,中国现在贷款转让交易分为买断和回购两种,交易标的资产主要是双边贷款资产,未来银团贷款将会因其规范性优势而成为主要的标的资产.

  中国银监会纪委书记王华庆称,截止2009年9月末,中国银团贷款已达到1.7万亿人民币,占银行全部公司贷款馀额比例5%左右.中国金融机构目前则有近40万亿元的存量贷款.

  该银行人士还称,目前中国贷款转让业务一般在大银行与大银行之间、大银行与小银行之间、大银行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之间进行.从交易规模来看,大银行和大银行之间的交易占多.从交易发生笔数来看,以大银行和小银行之间的交易居多.

  调整信贷余缺,应对监管要求

  尽管没有官方数据可以看出目前中国贷款转让的规模,但在业内这已是公开的秘密.

  据本地媒体报导指出,去年银行信贷资产转让交易额达到8,000亿元人民币,占新增贷款的16%;今年在经历上半年天量信贷增长後,多数银行下半年的信贷扩张受到限制,出于调整信贷结构、腾出信贷空间再放款等目的,商业银行贷款转让业务趋于活跃.

  从央行已公布的公开信息中,也能找到大银行贷款转让交易的蛛丝马迹,大银行将资产转卖给小银行的腾挪术正风起云涌.

  今年9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信贷为5,167亿元,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仅占21%,正常时占50%左右;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仅占3%.这意味着,以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为主的中小银行占了大头.

  郭田勇指出,银行资本金约束也使得银行对贷款转让交易需求大增.而银监会最近出台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信息披露指引,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银行贷款转让交易,来达到新的资本充足率监管和信贷资产风险监管标准.

  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伏安稍早表示,今明两年银行对资本市场的需求非常强烈,明年一年,现有几家上市银行需发行资本债3,000-4000亿元;考虑到农业银行已准备上市,起码融资1,000-2,000亿元,这样平均加起来将是5,000亿元.

  "贷款转让平台的设立和发展,也有利于厘清目前的信贷资产转让市场."用益信托工作室首席分析师李?称.

  现在银行往往通过银信(银行和信托)合作模式,将其大量贷款转让给信托公司,从而规避信贷额度监管和优化信贷结构.

  李?指出,上述模式中,银行和信托公司之间权益关系界定并不清晰,风险主要还是留在了银行,这既不利于银行自身风险管理,也不利于监管.

  为此,银监会近日下发通知,要求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不得投资于发行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或票据资产.当前发行的信贷类银信合作产品大部分都在规范范围之内.

  因此,银监会此新规,将使现行银信合作模式下的信贷资产转让受到较大影响.

  奠基资产证券化,助推利率市场化

  专家们也指出,贷款转让平台的建立和发展,将会逐渐形成一个庞大信贷资产的交易池.而贷款转让,本身即为准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这对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当然,贷款转让交易有别于国家开发银行的"开元"和建设银行的"建元"等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但贷款转让资产池也为推出资产支持证券及其他证券化产品提供了一定基础.

  郭田勇指出,贷款转让会增强信贷资产的流动性,有利降低信贷资产风险,但因为其交易对手偏重于商业银行,所以其降低银行体系信贷资产风险的作用不如资产证券化大.

  中国债券信息网统计,截止2008年末,中国金融机构发行了56只资产支持证券产品,规模到667.83亿元,其中绝大部分为银行信贷资产的证券化产品.

  李并提到,贷款转让意味着信贷资产价格(或利率)由市场决定;大量的贷款转让交易将会逐渐形成市场化的贷款利率水平.从国际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的关键在贷款定价市场化.

  目前,中国央行对存、贷款利率进行严格管制;按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策略安排,中国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後本币;先贷款、後存款;先长期、大额,後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

  "由于贷款转让并非是集中竞价,交易对手主要通过场外交易市场(OTC)达成交易,并会涉及相关抵押品等资产的复杂估值,因此对贷款利率市场化推进并非能一蹴而就."郭田勇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