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QDII仅9款直投海外基金 2010年新兴市场为热点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受全球经济下滑拖累,2008年QDII产品遭受重创,随着各国积极救市政策的不断出台和实施,全球资本市场在2009年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扬。但是,在监管层的严格监管和投资者的不断投诉下,商业银行的QDII产品发行并没有

  受全球经济下滑拖累,2008年QDII产品遭受重创,随着各国积极救市政策的不断出台和实施,全球资本市场在2009年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扬。但是,在监管层的严格监管和投资者的不断投诉下,商业银行的QDII产品发行并没有随着经济复苏水涨船高,而是选择了防范风险,放弃这场“盛宴”。

  据普益财富统计,2009年仅发行了81款QDII,并且仅有9款直接投资于海外基金,其余产品则为投资于海外债券或者结构性产品。其中花旗银行一家银行发行了50余款投资于海外债券的QDII产品,占据总发行数的60%以上,并且这些产品主要投资于部分国家的国债或全球知名公司的公司债。

  除了花旗银行外,也只有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发行了少量QDII产品,东亚银行、恒生银行以及德意志银行等拥有代客境外理财资格的外资银行都选择了观望。而中资银行更是没有一家发行该类产品。

  2009年第四季度,外管局重新审批QDII外汇额度,但是监管层对于银行发行QDII产品仍然有所顾虑,对其外汇额度审批相对缓慢,而基金等机构则相对较快。截至10月13日,易方达、招商两家基金公司从外管局获得共计15亿美元的外汇额度。在基金公司发行QDII升温之际,银行或许仍需等待。

  上述分析人士还指出,虽然多数QDII产品的净收益仍然为负,但是在产品净值不断上升和全球经济逐渐恢复的趋势下,2010年的QDII产品或将“风云再起”。

  继易方达、招商两家基金公司从外管局获得共计15亿美元的外汇额度后,去年12月28日,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发行首款信托QDII产品,成为信托公司获得QDII资格两年半以来的首款QDII产品,QDII再开一通道意味着国内对全球经济的良好预期。

  而对于借助QDII产品投资于海外增加资产配置的银行客户来说,海外哪些市场将成为投资热点?

  瑞银证券发布的《全球资产配置——2010年展望》中指出:2010年市场波动性可能加剧。但对于2010年,仍决定调高对股票、信贷、大宗商品及房地产的配置权重。报告中提出调整后的资产配置建议为:加大对全球股票及高收益公司债的超配力度,将房地产投资信托及“软商品”从标配调高至超配,将公债及通胀保值债券配置建议下调为低配。维持对现金的大幅低配建议。

  瑞银也认为,2010年股票将跑赢债券,但股市涨幅可能要明显小于2009年。债券相对落后的表现也将反映不断攀升的收益率(因投资者预计政策利率将升高)。周期性大宗商品、尤其是黄金不大可能重现其在2009年的辉煌,投资者将转战农产品。


 在全球股市范围内,欧洲股市目前看来处于合理估值水平(相对于美国股市),因此我们下调对欧股的配置。鉴于新兴市场的股东权益回报率持续较高、估值折让温和且其他地区鲜有增长机遇,因此新兴市场料将继续领跑。

  瑞银证券的展望报告预计,在2010年及以后新兴经济体将引领全球增长,而(非商品生产国)发达经济体仍面临增长挑战。中国、印度及巴西等较大新兴经济体几乎没有任何内部或外部的资产负债表限制。这些特性将继续推动新兴市场股市取得亮丽表现,较发达市场的估值溢价可望进一步扩大。受惠于新兴市场增长的发达市场股市板块及个股也应有较好表现。

  “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来说,新兴市场仍然是2010年投资的热点地区。”银河证券分析师刘志晶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美国的就业是一个大问题,消费起不来,经济恢复是肯定的,但不会有太高的增长。”

  刘志晶认为,金融危机对于新兴市场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机会,可以促进这些地区的产业改造和升级,因此2010年的新兴市场会有比较稳定的增长,经济形势比较乐观。

  刘志晶还提醒投资者,从目前QDII产品收益较好的情况来看,投资于新兴市场占很大部分,而对于2010年仍不明确的全球经济形势,金融机构都会比较谨慎,因此仍然看好新兴市场,比如亚太地区,尤其是香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