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发展未来呈现三大走向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将作为未来的发展主题贯穿2010年始终。其中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城乡经济结构调整、投资结构调整等组成部分,来自各个领域的调整变化,都会对商业银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将作为未来的发展主题贯穿2010年始终。其中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城乡经济结构调整、投资结构调整等组成部分,来自各个领域的调整变化,都会对商业银行带来剧烈的震荡。

        第六届中国(银联信)银行业年会秘书长银联信总经理符文忠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银行业的影响最大,由于我国银行业现阶段盈利来源主要是公司业务,而传统产业又是银行业对公业务的主要服务对象。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银行业调整传统的业务结构和经营模式,以适应新时期下产业的金融需求。”

        首先是绿色金融的崛起。“一直以来,大多数银行都将绿色金融看成是一种负担,严重缺乏积极性。”符文忠表示,绿色金融确实难以为商业银行带来巨额的利润,但从长期看来,对产业的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支持,就是对企业提升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支持,进而促成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是并购贷款开闸,从而优化银行的业务结构。

        “混业经营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并购贷款的开闸则是开辟这一新时期的起点。”第六届银行业年会专家组成员、资深金融观察人士钟加勇向记者表示,并购贷款的解禁为商业银行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的产品,而更加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业务创新以及投资银行人才队伍的培养,继而为我国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迈进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再次,创新业务将继续完善。银联信研究认为,国内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较大利差以及落后的资本市场,无疑起到了一种让商业银行依赖的作用,以至于只要凭借着信贷业务就足以保持较高的利润和快速的发展。但这种局面在2009年得到了改善,各大商业银行都加大了金融创新力度,数量众多的创新业务在这一年中逐步完善,成为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小企业融资业务为例,信贷工厂模式、商圈中小企业贷款、工业园区中小企业贷款、应收贷款融资等产品和业务,都在帮助各大银行快速的占据着市场,赢得了大量客户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