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结算已具备初步条件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本质上是本币用于国际结算。如果本国货币充当国际结算货币,那么,非居民方的银行就会在本国银行中持有本币存款账户,以此来进行国际结算。 &nb

        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本质上是本币用于国际结算。如果本国货币充当国际结算货币,那么,非居民方的银行就会在本国银行中持有本币存款账户,以此来进行国际结算。

        目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的良好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投资领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就为非居民的实业投资和金融投资提供了便利。展望未来,我国的金融市场将进一步趋于开放。如果允许非居民人民币账户在境内实行直接投资和委托银行在境内进行理财,则近期内人民币对非居民的吸引力就相对较大。

        本币用于国际结算本质上属于货币自由兑换中经常项目自由兑换的内容。人民币经常项目自由兑换还可以分为境内经常项目自由兑换和境外经常项目自由兑换,目前我国所实现的只是前者。

        在现金结算问题上,正常的国际贸易总是通过银行账户转划进行,采用现金结算一般仅限于小额的边境贸易或者违法的黑市交易中,因而可被视为一种例外。严格地说,它并不表明其货币真正执行了国际结算职能。近年来在我国边境贸易中出现了人民币现金结算,且有不断发展之势,但相对于我国对外贸易总量来看现金结算量还十分小。现金结算方式存在是因为通过银行运作成本较高且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不能通过银行进行。

        如果本币被广泛用于国际交易,那么该币就可能成为政府干预外汇市场时买入外汇的对象货币,其结果是本币成为储备货币。因此,本币用于国际结算是货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

        从长远看,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步骤,对我国对外贸易和金融的发展具有一系列重要的积极作用。随着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地域范围和交易规模的扩大,国际市场上必将形成人民币存贷款需求等各种交易需求,并最终产生以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需求,人民币在国际交易、国际投融资和各国官方储备中将逐步扮演重要的角色,而我国境内的国际金融中心也必将成为人民币资金融通的重要场所,这将使我国的国际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大大增强。

        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将为境内外企业的经济往来提供更为便利的支付和结算工具,从而促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进一步发展。这将促进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进一步融合,提升我国外向经济发展的质量。

        与此同时,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是深化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币走向完全自由兑换和逐步国际化的重要步骤和内容。人民币在区域范围内用于国际结算之后,币值有了更大范围和更新角度的参照标准,这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

        此外,监管调控与统计监测也必须及时跟上。应调整监管的着力点, 增强央行对本外币市场联动的分析、预警、预测以及快速反应能力。将长期以来以外汇以及外汇收支作为监管内容的管理框架转变为以跨境资金流动为监管内容的管理框架,从制度安排及监管设计上将人民币的跨境流动以及境外资产负债纳入监管监测体系并作为重要的监管内容。还应根据海外人民币的规模情况分析研究调控的渠道和效率,适时调整货币政策调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