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票利率上调 市场反应平淡
1月19日,公开市场操作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如预期般上行,不过,在当前机构普遍资金较多和央票利率上调预期提前释放的情况下,二级市场并未出现较大反应。在招标结果出来之前,银行间市场收益率略微走高,但之后买盘不断涌现,致使部分品种收益率转而下跌。整体来看,当天银行间市场成交相对清淡,成交品种多集中在短期品种,显示出机构的谨慎态度。
利率市场成交同样清淡,成交多为1年多央票,国债和金融债报价相对有限,成交稀少。高票息国债仍然受到部分配置机构青睐,下午部分5年、10年左右高票息国债双边卖价纷纷被点击成交,08国债14最低被点至2.96%,08国债18最低被点至3.53%,09附息国债27最低被点至3.63%。
信用市场维持火爆,高品质短融和中票由于信用利差保护较高,依然是市场追逐的热点。1年普通AAA短融利率已经跌至2.7%附近,1年AA+短融利率也跌至2.85%附近;3年普通AAA中票利率跌破4%。
近两周银行间市场热点集中在央票招标利率上:1年期央票利率连续上调两次,每次上调8BP;3个月央票利率到目前为止只上调了一次,幅度仅为4BP。我们认为,央行这样做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央行为了解决流动性回收困难的现状,先调3个月央票这一主要回笼工具,等回笼量得到保证后可能会放缓上调节奏;另一方面,1年期央票发行长期低迷,发行量始终维持在100亿-200亿的规模,单靠3个月央票锁定资金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抵御较强的通胀预期,提高1年期央票发行量势在必行。因此,央行连续两周上调1年期央票利率,旨在依靠这一回笼工具进一步回收流动性。可以预见未来1年期央票利率仍会上调(市场普遍预计会进一步上调至2%),直到市场可以接受这一利率水平,央行可以保证这一工具发行量为止。
针对国内宏观经济状况,我们预计未来央行仍会采取紧缩手段,可能包括定向央票、3年期央票发行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如果未来国内通胀加剧,甚至不排除上半年就动用加息手段。基于此,今年市场交易机会更可能出现在上半年,建议交易型机构把握市场中超预期波动机会,采取“快进快出”交易策略以获取价差收入,重点关注5-10年国债、金融债和3-5年中票。